2016-12-26
收藏
小升初数学复习大家要把学过的知识点及时的进行回顾,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在数学复习中提高效率,下面为大家分享小升初数学浓度问题公式,供大家参考!
浓度问题公式: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经典例题:
例、瓶中装有浓度为15%的酒精溶液1000克.现在又分别倒入100克和400克的A,B两种酒精溶液,瓶里的浓度变成了14%.已知A种酒精溶液是B种酒精溶液浓度的2倍.那么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考点:浓度问题;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分析:浓度是指溶质占溶液的百分比,计算方法为:
×100%.只要知道了其中的2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本题中根据倒入前后的不同浓度分别求出含酒精的量,再根据“A种酒精溶液是B种酒精溶液浓度的2倍”我们就可以把这两种溶液看成一种来计算,根据含酒精的量和溶液的总重量就可以求出浓度.
解答:解:三种混合后溶液重:
1000+100+400=1500(克),
总含酒精:
14%×1500=210(克),
原来含酒精:
15%×1000=150(克),
AB两种溶液共含酒精:
210-150=60(克).
由于A的浓度是B的2倍,那么400克B溶液的酒精含量相当于A溶液酒精的含量:
400÷2=200(克);
A溶液的浓度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以上是为大家分享的小升初数学浓度问题公式,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四课时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案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一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五课时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
“认识分米、毫米”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二课时:连减应用题
《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意图
《克与千克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一)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一课时 锐角和钝角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三课时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三课时:练习课
《三位数的读、写法》教案
苏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二课时
《克与千克认识》教案
三年级数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表格式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
《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第二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六课时 整理和复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