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2
收藏
过去听课,人们更多地关注教师的表现,教师的基本功如何,组织能力怎样,有没有教学机智,等等,这是由于“教师中心论”决定的。随着对课堂教学认识的深化和更新,人们已经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听课要从关注教师转向关注学生。“以学论教”应成为观察和评价课堂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听评课时应从重点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情,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和获得的发展作为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1、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意识到课堂上不能再一味地包办代替,不能再唱独角戏了,要想法为学生的参与提供时间和空间。但也有不少课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教学活动设计有温度、无深度,学生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多数学生人云亦云,缺少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生成。这样的课堂,学生实际的参与率是很低的。学生参与率的高低,参与程度的深浅,是衡量一节课效率高度的最重要的指数。
2、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课堂要“动”起来,这个“动”主要指思维的“动”,而非身体的“动”。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课堂上热闹非凡,仿佛集市或茶馆一般,学生一哄而上,热情澎湃,但满足于表面的热闹,而缺乏深刻的思考和探究,这样的课堂也非成功的课堂。真正的课堂应该有适当的“静默”时间,这是属于学生思维活动的时间,不能一味地强调讨论和交流,丧失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3、情绪状态:观察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能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否保持较长的注意,是否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听课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上课教师自己讲得激情洋溢、如痴如醉,而讲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必然是不合学生的“口味”。不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并适时引导和调整的课,成不了一节好课。
4、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会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要有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小组合作事课改后课堂上出现的最频繁的一种组织形式,但合作中的问题也不少,特别是那种由教师“一言堂”而转变为“组长一言堂”、“尖子生一言堂”的教学行为,没有真正体现出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和合作交往,很多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沉默是金”,置身事外,成为学习过程的看客和听众,这也是课堂调控失误、引导不到位的表现。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培优补差总结
集思广益话复习 共谋良策促提升—五数组上学期复习活动总结
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期末工作反思 期末季,让我如何是好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观摩课》小学数学听后反思
小学数学种子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二年级数学上册2019-2020学年个人工作总结
遇见时光的美好-讲述我的年度故事(小学数学老师述职)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小论文 如何让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听全国小学数学“以核心素养引领思维发展”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现代化数学教育方法创新探索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2020.01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老师工作小结 了解学生心理,做良师益友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钟表》教案、教学反思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高中数学教育高中生创新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交流 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小妙
年终了,聊聊我们的“小家庭” ——2019-2020学年上期期末六数组工作总结
高校数学教育改革探析
2019-2020年度上学期四年级数学老师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老师支教工作总结----在反思中改进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生下学期学情分析
五年级数学、副班主任2019---2020学年上期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老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个人总结
一年级数学老师2019-2020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课堂听算训练的记录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反思——我为自己找的借口与改进方法
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班主任、数学老师工作反思 上学期的收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