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数学网搜集整理
试卷预览:完整版请在本页底部
案例题
1.下面是两位老师分别执教《接近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片断,请你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张老师在甲班执教:1.做凑整(十、百)游戏;2.抛出算式323+198和323-198,先让学生计算,再小组内部交流,班内汇报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把198看作什么数能使计算简便?加上(或减去)200后,接下去要怎么做?为什么?然后师生共同概括速算方法。……练习反馈表明,学生错误率相当高。主要问题是:在“323+198=323+200-2”中,原来是加法计算,为什么要减2?在“323-198=323-200+2”中,原来是减法计算,为什么要加2?
李老师执教乙班:给这类题目的速算方法找了一个合适的生活原型——生活实际中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活动,以此展开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王阿姨到财务室领奖金,她口袋里原有124元人民币,这个月获奖金199元,现在她口袋里一共有多少元?让学生来表演发奖金:先给王阿姨2张100元钞(200元),王阿姨找还1元。还表演:小刚到商场购物,他钱包中有217元,买一双运动鞋要付198元,他给“营业员”2张100元钞,“营业员”找还他2元。2.将上面发奖金的过程提炼为一道数学应用题:王阿姨原有124元,收入199元,现在共有多少元?3.把上面发奖金的过程用算式表示:124+199=124+200-1,算出结果并检验结果是否正确。4.将上面买鞋的过程加工提炼成一道数学应用题:小刚原有217元,用了198元,现在还剩多少元?结合表演,列式计算并检验。5.引导对比,小结整理,概括出速算的法则。……练习反馈表明,学生“知其然,也应知其所以然”。
2.根据下面给出的例题,试分析其教学难点,并编写出突破难点的教学片段。
例:小明有5本故事书,小红的故事书是小明的2倍,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中公专家解析】由2a3+326=5b9可得,a+2=b,又5b9能被9整除,可知b=4,则a=2,所以a+b=2+4=6。
2.C 【中公专家解析】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A排除。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B排除。圆有无数条对称轴,D排除。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即为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或顶角平分线)。
3.C 【中公专家解析】略
让学生初步学会化归的思想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用数学家的眼光看世界
转变数学教育观念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高考理科数学专项训练2016
初中数学“纠错”小议
小升初数学分组凑整法例题讲解
情景感知·提炼概括·策略创造
数学中图形语言的解读技巧
必备小升初数学不定方程的运用
数学课后作业的几点思考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差生的思维能力
勾股定理解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德国小学的应用题教学的改革
初中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升初数学简单方程的学习
须知小升初数学质数与合数的学习
学习小升初数学逻辑推理法
“真”和“美”活化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函数(一)教案形成与实验的报告
相遇问题的十种训练形式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纵横
教学中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情境
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改趋势
2016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什么是换元法
多媒体技术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