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西师版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西师版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认识周长》教学教学反思
泸县实验学校 詹菊梅
《认识周长》这节课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在课堂上,首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呈现一只蚂蚁围树叶边线爬一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再利用桌布及树桩面,让学生观察感知 一周,进一步直观地感知周长;接着让学生触摸感知课本封面的周长,以及找身边的例子来说一说、描一描,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深化概念,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后,抽象出图形周长的概念;最后学生动手测量物体面及平面图形的周长,让学生经历探索图形周长测量策略的过程,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虽说重视知识的形成与获取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教学评价欠缺。当学生回答后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或者是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够抓住机会及时地引导学生,并进行评价,这是今后要注意和努力的地方。
其次,教师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方法、总结概念。所以,我想在我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发现、提升数学的美,使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享受的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3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让学生在玩中放飞思维,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分类》教学案例与评析
创设生动教学情景焕发数学课堂魅力 ──“0的认识”案例及反思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4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6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7课时)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3课时)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5课时)
“找规律”教学设计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
“用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第2课时)
《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
让数感“生根”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课》教学设计
《表内乘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课时)
《认识时间·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第4课时)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第3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