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小编整理了关于二次函数解析式求法与例题,希望对于同学们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有所了解,包括相关例题以供同学们呢练习和实践!
二次函数一般形式:y=ax2+bx+c (已知任意三点)
顶点式:y=a(x+d)2+h (已知顶点和任意除顶点以外的点) 有的版本教材也注 原理相同
例:已知某二次函数图像顶点(-2,1)且经过(1,0),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设y=a(x+2)2+1 注意:y=a(x-d)2+h中d是顶点横坐标,h是顶点纵坐标
由于 二次函数图像过点(1,0)
因此 a*3的平方+1=0 解得a=-1/9
所以所求作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1/9(x+2)2+1
(此题是样题,所以就不进一步化简成一般形式)
两根式:已知函数图像与x轴两交点与另外一点 首先必须有交点(b2-4ac0)
y=a(x-x1)(x-x2) 其中x1,x2是图像与x轴两交点 并且是ax2+bx+c=0的两根
如果已知二次函数一般形式和与x轴的一个交点,则可以求出另一个交点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例:y=x2+4x+3与x轴的一个交点是(-1,0),求其与x轴的另一交点坐标
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x2=-b/a=-4 则x2=-4-x1=-4-(-1)=-3
所以与x轴的另一交点坐标为(-3,0)
另外将y=ax2+bx+c向右平移2个单位可得
y=a(x-2)2+b(x-2)+c
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y=a(x-2)2+b(x-2)+c-2
二次函数解析式求法与例题,仅供同学们参考,希望同学们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学习有所帮助!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轴对称(二)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乘法》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2)》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的面积》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名师送课活动反思
小学数学教研课听课随笔 率性而为 其实挫折没有那么可怕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移和旋转 》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节约》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秒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教案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位置》教案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一》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猴子的烦恼》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数法》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一分(一)》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笔算加法综合练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典型试卷问题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二年级微研究研讨课感受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桃子》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轴对称(一)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