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6
收藏
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例
2、“练一练”,练习三第6一11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能应用圆锥体积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出示练习三第6题,指名学生口算。
2.复习体积计算。
(1)提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①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
②底面积4平方厘米,高4.5厘米。
3.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练习,还要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新课
l.教学例2。
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提问:你们认为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这堆沙的重量?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先求体积,才能求这堆沙的重量;这里已知直径和高怎样求体积的。
2.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第l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思考第
(1)、
(2)题怎样做,把第
(3)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明第
(3)题是怎样做的,突出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再应用公式求体积。
(2)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怎样求出体积的?再怎样求重量?
(1)讨论练习三第11题。
出示圆锥形模型,提问:你有什么办法算山它的体积吗,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怎样测量直径和高。请同学们回去测量你用第129页图制作的圆锥,求出它的体积来。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和应用:计算体积需要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没有告诉底面积,我们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再计算体积。应用圆锥体积计算.布时候还?可以计算出圆锥形物休的重量。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三第7~9题。
家庭作业:练习三第
10、11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结合鸡兔同笼谈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把平凡组装成精彩!——听同题课《认识百分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2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教学实录与评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课时 整理与练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三课时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四课时 百分数与分数互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补充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检测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单元评价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课时 百分数的意义(第九单元 认识百分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课堂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与假设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