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6.4 有几棵树 _月_日
教学目的:
1、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2、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3、 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4、 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情境图及一些实际数学问题的用品。
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一、 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图和环保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生活经验与情境相映合,并从中产生数学问题。(积木型板图)
1、 树林中有20棵小树,分两排种植,可是过不了多久一些小树死了,第一排死了2棵,第二排死了4棵,你说怎么办?(一些为几棵树发问,一些为小树的死着急)。
2、 给小树浇了水,施了肥,还给小树带来了一个朋友,小草、小树快乐地生长,又活了两棵,长哪儿好呢?
3、 小朋友去树林玩,去跳皮筋, p树,摇树,还把小草带回家给自己的小兔朋友吃,小树又生病了,有3棵小树生病了,怎么办呢?
在众多连续情境的呈现下,学生情感与小树产生关系,达到环保教育这一目的,又引导学生去研究所产生问题。
二、 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8+6 8+8 5+8
这些在情况设计下,产生了这些算式,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1、 8+6=14怎么来?
(1)8+6=14 (2)8+6=14
(3)9+6=15 (4)8+6=14
8+6=14 看见8就减2
(5)8+6=14
2、 自己研究其余算式。
3、 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8+8 7+8 8+4 5+8 8+6
8+3 4+8 8+7 8+5 2+8
9+8 8+9 3+8 6+8 8+2
三、 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 p103 独立完成思考,解决问题。
题2 组织学生交流图意和算法。
题3 先说一说计算方法,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再说一说方法。
2、 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
种树问题 游戏问题 银行问题
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3、 课外作业。
课外研究:
7+ 6+ 5+
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数学高效率教学简介
新课程改革热闹之后的冷静反思
试析乡镇中学数学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探究
学生畏惧数学作业怎么办?
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新课改下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发展问题和策略
浅析初中数学形式服从内容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知识主长型”课堂教学策略
学习运用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点思考
错误是一种数学课堂教育契机
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性
谈如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
浅谈数学探究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教学设计
如何更好的管理数学学困生
谈谈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初中数学导学案浅析
对提高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浅析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研究
改良集体备课,促进专业发展
重视数学学习中的第六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初探数学导学案与课堂的有机结合
数学教学课堂的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实践
试析数学课程的民汉融合式实践教学研究
解读“校本教研:聚焦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数学课学生良好参与意识的培养
“问题解决教学”初探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教与学的关系
试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三个有效方法
浅谈数学新课程中的课堂讨论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