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2
收藏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介绍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豆豆,听说啊,豆豆在家表现可好了,经常帮妈妈干家务活,做事情,今天,他又帮妈妈做什么事呢?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
1、学习连加
⑴出示5只小鸡在地上觅食的画面
问:豆豆在做什么?
生:喂鸡
师:现在有多少只小鸡?
生:5只
⑵演示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的画面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完整地跟同学们说说并能提出问题呢?
⑶边演示生边说
师: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2只,怎么表示
生:5+2
师:这时又跑来了1只,又该怎么表示?
生:再加上1(5+2+1)
师:这个算式跟我们前面学过的算式一样吗?或有什么不同?
2、揭示课题连加
3、学习计算顺序
师:这个连加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前面再算后面
问:第二步为什么用7+1
生汇报
演示计算过程并小结连加的计算顺序
4、学习连减
过渡语:刚才有8只小鸡在吃东西,现在他们吃饱了做什么呢?
⑴出示8只小鸡的画面
⑵演示先跑了2只小鸡,又跑了2只小鸡的画面
⑶学生根据看到的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⑷根据图意列算式
师:原来有8只小鸡,走了2只怎么表示(8-2)又走了2只,又该怎么表示(8-2-2)
生汇报
问:这个减法算式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减法算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汇报
5、补充课题连减
6、学习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这个算式又该怎么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汇报
小结连减的计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课本p72做一做
2、练习十一第2、5、6题
思考:3+5+( )=10 10-6-( )=2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计算方法是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4.1.3《正弦和余弦》word教案
2012湘教版八上1.4《平面直角坐标系》word教案
2012湘教版八上1.3《实数》(第一课时)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八上3.2《图案设计》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4.1.1《正弦和余弦》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八上3.8《小结与复习》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八上4.2《数据的分布》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八上1.3《实数》word教案2课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5.2.2《统计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第五章《用样本推断总体》word复习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八上3.4《全等三角形的判断》(边边边)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第一章《反比例函数》word复习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word复习教案
湘教版数学八上2.3《建立一次函数模型》word教案3课时
湘教版数学八上3.5《直角三角形》word教案2篇
湘教版数学八上1.1《平方根》word教案2课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word教案2
湘教版数学八上3.6《勾股定理》word教案3篇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1课时)word导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4.3《解直角三角形》word导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word导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综合运用》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5.2《统计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word导学案
湘教版数学八上2.1《函数和它的表示法》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5.2.1《统计的简单应用》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八上3.1《旋转》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4.1.2《正弦》word导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方法归纳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大小比较》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word教案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