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收藏
从本节课的课前预设及课堂生成的情况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和思考。
1、尊重和利用的学生已有经验基础,逐步扩大学生探索的空间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重视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学习新知识,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基本共识,每个孩子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不同程度的知识积累,这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与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6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掌握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时候学生对于如何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已经比较熟悉,也积累了不少编制口诀的方法和策略,这些经验就为学生独立自主的编制口诀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和基础;而6的乘法口诀中的前5句在前边口诀的学习中也已经学过,只是沟通意义的问题,所以这节课注重给予学生较多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孩子们运用迁移、概括、类推等方法独立编制口诀,提高能力;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把握,并不是仅仅保持微笑、和蔼可亲温柔的语态等就是融洽的、朋友般的师生关系的全部,我想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还应该除了从教师角度考虑问题外,也要换位思考,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并为他们的想和做的实现努力的创造条件给予机会,师者不但合作、不忘引导,这节课尝试通过3个重要学习环节的设置层层铺垫,从6连加表格的独立填写,到乘法口诀的独立编制,在到学生骄傲的体验运用口诀解决问题,都是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却也包含了教师的一番深意。
3、关于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策略的指导和渗透也是应当注意的,比如:1个6、2个6、3个6都可以我们用学过的口诀来解决,到6个6是多少?作为新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帮忙:比如5个6,口诀:五六三十,再加一个六就是三十六等,使学生了解和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运用,渗透从已有知识出发尝试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学生经历了乘法口诀编制的过程后,模型建立了但熟练记忆口诀才能运用解决问题,启发指导学生通过找口诀间的联系和规律来熟记口诀;
4、关于评价方面的尝试
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恰当有效的评价既能了解掌握学生学习过程,反映学生学习的困难、进步以及成就,促进学生发展,又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反馈,以便教师调整改善教学,它还应当具有指向性和激励性。恰当的评价不但可以明辨是非,还能帮助被评价者认识自己在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优点和不足,鼓励被评价者调整方向、不断进步。这堂课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是借助学生已有的口诀编制的经验基础,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愿望,让孩子们亲身经历自主推导编制口诀的过程,以及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优化学习过程外,反思这节课,在评价方面也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注重过程性评价,体现出评价的层次性和激励性。
在教学设计当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知识发展的进程,有目的的分段设计评价,使得学生将实现全程的目标划分成几个阶段性目标,再逐步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因阶段性的胜利,激发起更强烈的兴趣和进取心。如,感知6连加自填表格正确时,获得1张粘贴画;自编口诀正确又获获得1张粘贴画;运用口诀口算顺利解决问题正确的,再次获得1张粘贴画!从初步感知、自编口诀到应用口诀,评价贯穿教学主线始终,激励孩子们不断进步,感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份进步、成功的喜悦,极大的调动了师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在教学中,及时恰当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次精彩的发言,一个独到的见解,一回勇敢的尝试,一次进步的努力都应当及时抓住闪光的一刻,恰当有效的进行评价,即使是错误亦或不够准确的理解,也应当鼓励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3)、将评价与学习内容相融合,如:你们小组获得了多少张粘贴画?每人得到3张的话,学生下意识会选择3的乘法口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能不能用今天学过的6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呢?同桌两人相视一笑,开心的握手,四六二十四!(四六二十四,24再加3就是27!) 沉浸在成功喜悦的同时,如何计算全班得了多少张粘贴画的问题再将思考引向深入。
(4)、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方法上,以学生独立探索或在师生中、小组内、同桌间进行探讨交流、互助合作等多种形式方法相结合,层层深入开展学习活动,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优化学习过程,运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评生生评、集体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价可以运用诚恳的语言也可以是几个简单的动作,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面容,频频赞同的点头,骄傲的大拇指等,使得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点点头、握握手、拍拍小胸脯,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动作,但那却是孩子们用喜欢的方式肯定自己,建立信心,使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2、第3课时解方程(二)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1、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小数乘法第4课时积的近似数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位置第1课时位置(一)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小数除法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1、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2、第9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三)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位置第3课时第1、2课时综合练习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2、第2课时解方程(一)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位置第2课时位置(二)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2、第6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一)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2、第8课时第6、7课时综合练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多边形的面积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第2课时可能性(二)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2、第11课时第9、10课时综合练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2、第12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五)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小数乘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第1课时大数的认识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小数除法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小数乘法第2课时小数乘小数(一)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2、第4课时解方程(三)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小数除法第4课时商的近似数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测试卷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第2课时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2、第5课时第2~4课时综合练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8数学广角优化第2课时田忌赛马问题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小数除法第7课时解决问题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2、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小数除法第5课时循环小数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测试卷课时练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