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有多少“粘贴画”》教学反思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有多少“粘贴画”》教学反思

2016-09-13 收藏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更应该在每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笔者对二年级上册《有多少粘贴画》一课进行教学后,通过认真思考回顾,认识到一些教学成功之处和不足。现将教学反思概述如下。

一、成功之处

1.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例如:教师出示粘贴画后,让学生说说图上有多少个桃 子?发现了哪些信息?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后说:每排有6个桃子、一共有9排桃子、9排就是9个人6并很快列出乘法算式,在已有的基础 上整理出6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粘贴画后,让学生提问题,大家 都知道本节课是学习6的乘法口诀,问题一定要与6紧密联系,所以问题都是每排有6个,n排有多少个呢?通过计算得出1个6、2个69个 6的和,既巩固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又编制了6的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6的乘法口诀编制完后,老 师再让学生观察所有算式,小组合作讨论:有什么规律?怎样去记忆6的乘法口诀?最后总结出每相邻两个算式之间相差6、只要记住一句口诀,便可推导出 全部口诀等。这样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本节课的亮点

(1)以复习25的乘法口诀导入新课,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维方法。

(2)学生争先举手参与提问并解答,课堂气氛热烈、和谐。

(3)教师提问并指名解答时具有层次性,因人而异,增强了人人学习数学的信心。

(4)课中穿插找朋友、对口令游戏,既巩固了6的乘法口诀,又符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识特征,更体现了情景教学的无穷魅力。

(5)以移动小方格、说出每个图形中各有多少个小方格的练习作为本节课的结尾,既巩固了6的乘法口诀,又了解了6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6)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它既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

1.前部分从复习旧知到新知的产生、形成和记忆所用时间略长,后部分对新知的巩固时间稍短。

2.山区孩子对新教材的适应过程较慢,导致学困生与优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

三、对今后改进的打算

1.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教师除了不断丰富多种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新颖的教法。教师的教法最首要的是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 习,同时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这就要求本人要多与同级同科教师交流,通过网络向专家教授取经,多听名师讲座、多听多评公开课和示范课,才能达到 上述目的。

2.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深钻教材,因材施教。教师不仅仅需要备好每一节课,还要备好每一位学生。仅有优质的教案,没有学生来配 合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因而教师课前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明确教学程序和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高效、按时地完成教学任务。

3.及时认真地批改学生作业和单元检测试卷。每一节数学课后都有一定量的作业,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以便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每次单元检测也要仔细批改,并写好试卷分析,因为它反馈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便于教师作为教学反思的依据。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以后再教这节内容时,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会使教学更直观,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会更好。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