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减法的另一含义求部分数。
2.能根据图意,编出求部分的简单应用题,并会用减法计算。
3.培养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口头表达、合理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减法的另一意义求部分数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小游戏:猜猜手里有几个双色片。
1.数一数:老师手里一共有几个双色片?(8个)
2.藏起一些,猜猜手心里有几个?
3.你怎么知道的?
4.(多次游戏后)
小结:8个双色片分成两部分,知道了其中一部分,我们只要想8的分与合就能知道另一部分了。
5.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摆摆双色片,学学求部分数的好方法。(板书)
二、探究学习
1.理解数量关系,探究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情境
一共有8个小朋友,男生有3人,女生有几人?
(2)畅所欲言,交流算法
你是怎么想的?
(3)整理与抽象
抽象成双色片,揭示数量关系8个小朋友分成男、女两部分,用8个双色片表示这8 个小朋友。男生有3人,要知道女生有几人,只要从8个里面去掉3个男生,剩下的就是女生的人数了。也就是想8可以分成3和几。
(4)写出减法算式
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这个分拆的过程吗?
8-3=5
(5)算式各部分意义这里的8表示什么?3呢?5呢?
(6)小结:求部分数可以用减法来计算(补充课题),只要用总数减去另一部分就可以了。
2.动手操作,强化认知
(1)变式
同样是这8个小朋友,如果知道了女生人数,要求男生有几人,你会算吗?
(2)看图说故事
一共有8个小朋友,女生有5人,男生有几人?
(3)摆一摆,进一步体会算法(同桌)
你能不能用双色片表示小朋友,摆一摆这个故事?
(4)反馈
你是怎样摆的?先摆什么?表示什么?再怎么样?为什么?
(5)小结:无论是算男生人数,还是算女生人数,只要是求部分数,我们都可以用总数减去已经知道的那部分。
三、练习巩固
1.看图列式
2.看算式,编求部分数的数学故事。
5-4=
四、拓展
求减数
桌上有6个面包,小胖吃掉了一些,现在还剩下2个。小胖吃了几个面包?
五、总结。(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练习题
沪教版初一寒假作业答案数学下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安排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安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卷人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秋季2016高二数学分班试题入学考
2014-2015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2015
2016高二数学分班考试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人教版高二数学分班考试试题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2015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验卷(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苏教版
16学年高二数学分班考试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2014-2015学年)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2014-2015学年)
秋季高二数学分班入学考试题
16年最新小学生暑假数学日记范文分享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2016高一数学暑假作业本及答案
最新一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之节约能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