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收藏
本课我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
第(1)环节:你认识以下图形吗?我主要创设探究式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充分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特别是边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述出来。好:设计了动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奋点,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对边相等。不足:在处理对边重合时,由于处理得不是很到位,时间过长,效果不好。(用手势,仍不明确。备课时是有准备一种情况,对折后对边重叠,但不相等的情况。)在探索正方形四边相等时,老师的问题指向性不够明确,应该提示说为了证明四边相等,就设法让四边重合,怎么让四边重合,该怎么折呢,这样的可能对学生的动手操作更有目的性。
第(2)(3)个环节,摆一摆这一部分,我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发现共用才能节省小棒,并感知如何用最少的小棒拼摆),拼一拼这一部分我则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学生操作了,但在后半部分,由于时间的关系,让学生展示的不够,过得较匆忙。
第(4)环节及最后喜羊羊的礼物一部分,主要介绍风车的制作方法,欣赏相同三角形的拼组,及课后思考题,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激发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不足:虽然让学生操作,自主探究,但老师还是说得过多,怕学生答不上来折不过来,有些包办了。另外,目标中设定的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也觉得没落实到位。最后还有几个小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1、重合这个词是否要求学生理解,还是只要学生明白把边对折相等就行,对一年级的学生是否有拔高。第二,在完成作业时,发现问题较多,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的应用起来。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合与分》习题
一年级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口算题
一年级数学:《美丽的田园》习题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8和9的分与合》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综合练习题
数学一年级:《6-10的认识》习题
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口算题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比较》习题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顺序》习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1-5的分与合》习题
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加减法》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大于 等于 小于》习题
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口算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的加减法》习题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最喜欢的水果》习题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减法口算练习题
西师大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习题
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习题
数学一年级:《10的分与合》习题
一年级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口算题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11-20各数》习题
一年级整十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口算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6、7 的加法和减法》习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物体分类》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铅笔》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习题
适合小学一年级孩子做的口算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习题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买铅笔》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