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收藏
加减法对现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也许已经不是初步的认识,因为大多数学生都上过学前班或幼园大班,特别是有的幼儿园为了讨家长的欢心都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他们已经把计算训练得很快了。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其中有些是机械化的,学生不太理解到底什么是加法,什么又是减法。如有些学生会说多了就用加,少了就用减。
作为一个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的。良好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愿学,爱学,乐学。这节课是教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既是学生学习减法运算的开始,也是减法应用题的启蒙课。而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故一开始我就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且切合他们的年龄与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学习。
课一开始我便出示情境图,用带着激情,且富有童趣的语言讲述:通过画面与言语的结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了减法的意义,也不会给学生一种旧知识重新学习的枯燥感,且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生活化,不仅仅要求教师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还要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过。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人,才是适应新社会的新人类。在教学中我是比较注重这方面的,在这节课中就有体现。当学生对减法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我便接着问像这种5-2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吗?这样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让学生在说中进一步领悟减法的意义。我觉得这样的课堂轻松,学生无学习的负担,只有学习的乐趣。
这样的一节课上下来,我自我感觉上认为学生的作业正确率应该是高的,但从作业反馈情况看每班都还有4、5个学生没能很好理解。经过反复思考之后,我觉得,教学加减法的初步认识的起始课时,就应该渗透数量关系,让学生理解的更深。情境也好,生活实例也好,是在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铺垫而理解的,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在学生举的例子中接着问每个数在你的这个例子中指什么,我想这一环节的增加定会极大地降低这方面的错误率。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26页练习答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三章23.4用样本估计总体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三章23.3方差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9.2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13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50页练习答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三章23.1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10.6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10.1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81页练习答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四章24.4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56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8.4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18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79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10.2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69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59页综合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11.1答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三章测试卷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28页综合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76页练习答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五章25.3相似三角形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四章测试卷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10.3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08页综合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10.5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11.2答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五章25.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67页练习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