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收藏
今天讲授了《8和9》一课,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可谓活而不乱,本节课主要为学生创设了以下几个空间:
空间一:课件演示,使学生深刻认识7、8、9三个数之间的联系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7、8、9这三个数的联系,在教学中我没有采用直接拨计数器的方法,而是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先出示一个计数器,老师拨珠,学生随老师一起数,当拨完7个后,让学生观察又来了一颗珠子,是几颗?接着又分别演示了又跑来一颗珠子、这颗珠子又走了、它又回来了的过程。经过这些动态演示,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了7、8、9这三个数之间的关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空间二:脱离点子图比较7、8、9的大小
在比较大小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了,所以本节课我脱离了点子图,直接让学生从7、8、9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比较他们的大小,学生根据已有的基础,很容易的进行了正确的比较,而且除了比较7和8、8和9以外,孩子们还正确的比较出了7和9的大小,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空间三:看着直尺说发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出示直尺后我没有将教学只停留在填出7后面的两个数字上,而是在这一环节让学生看着直尺图上的数字说自己的发现,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从数序角度说8的后面是 95在6的前面;有的学生从比较大小的角度说7比6大,比8小还有的学生说出了和7相邻的数是6和8等等,思维比较活跃,语言表达清楚。
青岛版数学一上《走进花果山》探索规律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分类统计》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看杂技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2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信息窗二》学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2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1表内除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上《走进花果山》数学广场教案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七单元《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二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信息窗一》学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森林聚会》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3猴子捞月亮》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上《走进花果山》窗口教案4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六单元《有趣的游》学案1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二单元《帮妈妈整理衣》学案1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3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上《走进花果山》信息窗三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1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4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2变葫芦》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二单元《帮妈妈整理衣服》学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1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位置与方向―练习课》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5表内除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1缝沙包》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