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收藏
《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告诉我们 , 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在本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下探索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正如课标中所说的,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1、面向全体、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师始终把学生的体验、探索放在首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想一想、数一数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2、精心预设、驾驭生成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看、摸、比、想、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由于圆柱和球的特征比较明显,容易辨认,而长方体和正方体容易混淆,( 本课教学难点是辨认正方体和长方体)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它们的不同,比较它们的不同,先让学生看一看、猜一猜它的每个面有什么特点,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验证结果, 自然过渡,水到渠成。经过这样的验证过程,学生就很容易解决问题,掌握新的方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成功地驾驭生成,不要禁锢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考虑得广一些、深一些、细一些,注重过程,淡化结果,才能不被教材所禁锢,才能大胆让学生讨论交流。否则,学生不敢标新立异,不敢异想天开,就会失去自我,失去创造能力。
3、有效合作
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过程中容易出现动机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教师用了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游戏法组织教学,通过拿一拿、猜一猜、摸一摸、做一做等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思、在学中比、在比中做,既加深了对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做,用脑想的能力,在活动中还学会了合作与创新,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也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高三数学:李春山 第19讲 三角函数[视频]
高三数学:李春山 第3讲 函数[视频]
高三数学:李春山 第35讲 排列与组合[视频]
每日一题及答案:平均分组问题除法策略
数学每日一题及解析:球面距离
每日一题及答案:元素相同问题隔板策略
每日一题及答案:小集团问题先整体后局部策略
高三数学:李春山 第15讲 数列[视频]
高三数学:李春山 第2讲 集合[视频]
每日一题及答案:互斥事件
每日一题及答案:参数求值
每日一题及答案:古典概型
每日一题及答案: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高三数学:李春山 第13讲 数列[视频]
每日一题及答案:空间几何的存在性
每日一题及答案:几何概型和线性规划的综合
高三数学:李春山 第44讲 立体几何[视频]
高三数学:李春山 第5讲 函数[视频]
每日一题及答案:探索性问题
高三数学:李春山 第10讲 不等式[视频]
每日一题及答案:函数重难点突破
高三数学:李春山 第9讲 函数[视频]
高三数学:李春山 第6讲 函数[视频]
每日一题及答案:等可能时间
每日一题及答案:空间翻折
北京2014高考数学文科难度降低 理科考得全
每日一题及答案:随机事件概率和随机变量分布列
每日一题及答案:环排问题线排策略
高三数学:李春山 第11讲 不等式[视频]
2014高考二轮复习数学策略:学会“四个看与四个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