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收藏
经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凑十法。5、4、3、2加几,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试题,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
在新课之前,我让学生复习口算9加几和8、7、6加几的试题,因此当出现例题5+7时,有的学生很自然想到了7+5等于12,所以5+7也等于12,也有一些学生用凑十法口算,我也给予肯定。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
突出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上,每道题要求学生口述思考过程。如:计算5+8,想:因为8+5=13,所以5+8=13。例1、例2中的每一道题都要求学生像这样说思考过程,最后引导归纳总结: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得数(和)不变。大部分学生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还给这句话配上了手势语,学生能一边说,一边做手势语,这为今后教学加法的交换律作好了铺垫。
这节课学生兴致很高,说得好,算得对。练习时,我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题用卡片让学生以开小火车的形式算了好几遍,90%的学生能算对,有二十多个学生算得又快又对,有部分学生速度较慢。
教研沙龙:提升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径
对数学新课堂中几个不严谨现象的分析思考
教师拖课的原因分析
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更具实效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现状分析与对策
主题式观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
让数学作业成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抓手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
走进课堂谈倾听
引导一年级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论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和策略
刍议数学课堂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
面对新课程,教研员该如何“下水”
新课程中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之教学反思
追求动态生成的课堂
走向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本真追求
从学生的视角研读教材
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
新课程精神观照下的听课观念变革
“数学文化”是取还是舍
认知结构的形成及教学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谈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低效交流的现象与对策
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浅析一节数学课怎样才算好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浅谈考试后的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浅谈“陷阱题”的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