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
收藏
本节课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是一节成功的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活动。现代教学论认为: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不是在教师的指令下默默地接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同时得到发展。动手操作活动以动促思,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进行探究。
老师的这节课分两个层次操作小棒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先让学生数出12根小棒,然后引导学生想:怎样摆能让学生一眼看出是12根?小朋友相出了两种摆法:一种是直接摆12根,另一种是先摆一捆,再摆2根。就这样学生摆12根小棒的过程中,初步产生了10个一可以变成1个十的观念,为教学10个1是1个十提供了表象支撑。再让学生摆13,18等,进一步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
2. 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练习时培养学生数感的意识十分强烈:读米尺上的数,按顺序数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估计物品的数量,加深对数的多少的体验;画圈物品,建构10的模型,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了解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等无不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3.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设置问题如怎样摆就能使大家看得更清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这节课体现了三个突出:突出主体性,创造学生参与条件;突出民主性,转变了教师的角色;突出实践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
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百分数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综合测试
小学数学六年级探索与实践能力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正反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列方程解应用题》同步习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比的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与圆锥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圆》判断题专项练习
六年级数学同步测试卷:分数乘法综合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抽屉原理》同步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课后练习
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分数除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检测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判断题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正比例的意义试题
六年级数学:替换与假设解决问题练习
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圆
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分数乘法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分数乘法》
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百分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课后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同步测试卷:统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同步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梯形和圆》同步习题
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归一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
小学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填空题
小学六年级毕业会考数学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