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数组数学学科过程性评价展示交流总结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低数组数学学科过程...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小学低数组...

小学低数组数学学科过程性评价展示交流总结

2016-08-24 收藏

一、何为“过程性评价”:

何为“过程性评价”?(1)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对学习过程的价值进行建构的过程;(2)过程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完成;(3)过程性评价强调学习者适当的主体参与。(4)过程性评价是一个促进学习者发展的过程。

定义本身表明了过程性评价不可能通过一次评价完成,它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学习者参与的、渐近的价值建构过程。

二、我们的做法

在这次的展示交流活动中,我们整理了本学期以来我们老师和学生“一起做过的事”,进行梳理、交流、探讨、分析、感悟的过程。

三年级是我们组唯一一个没有进行教学评价改革的年级,相对于其他年级来讲,就有点不知所以然的感觉。作为一名教师,转变观念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这次的过程性评价展示交流活动,也正是提醒我们非评价改革年级:历史的潮流在向前发展。重视学生的过程性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进步,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做的!

首先我们师生共同整理本学期以来,我们“做过的事”:手抄报、学数学用数学作品、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这些实实在在有形的东西。通过展览、阅读、交流,谈一谈你的感受。基本上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学习的亮点。有两个学生的发言特别引人注意:一是祝一豪同学,其他同学的目光在说别人的优点,而他说到了这学期在作业方面自己进步最大的地方。他的这一发言,引起了同学们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反思。有人讲自己进步大的地方,正确率高了;作业更干净了等。有人对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找到了明确的学习榜样。比如欧阳恩妮同学,当班级里许许多多同学都在谈论她的优点时,她却讲到:“我要想张婷婷同学学习,虽然她的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是她的练习册书写特别干净。字写得要比我小一些,看着很工整。同时也得了优星,可见她虽然成绩不好,平时学习也是很努力的。”我特别惊讶她的想法,很诧异她的口中赞扬的的那个人会是张婷婷。同时,我观察到张婷婷在被赞扬的整过过程中,头低的越来越低,甚至要贴在桌子上了。其实孩子的内心也是骄傲的吧。

第二个环节,说说你对本册数学知识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姚莓婷同学。她一口气把课本8个单元所有值得注意的问题基本全部讲清楚。思路清晰透彻、语言完整。听得同学佩服的不得了,也蠢蠢欲动想尝试一下。

分享自己的成长小故事环节中。同学们聊到了“紧张”这个话题.每个人对“紧张”的处理办法各不相同,分享了各自应对“紧张”得办法。每一个小孩的内心都有着面对困难的是自己的勇气与胆量。也许很多时候他的表现没有达到我们成人的标准,但也需要我们的爱与努力——他也经历过、努力过、勇敢过。

三、值得改进的地方

这次的交流展示活动,是我们第一次举行。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对数学学科的关注度不是特别强。学生的思考没有深度,比较的肤浅。没有更好的体现出数学学科的本质。老师设计的思考没有更多的关注到数学与学生的联系,没有很好的引领同学们在数学的海洋里激起智慧的海花。

其次,同学的交流的过程反映出,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仅仅关注到了课本的教学,没有关注到数学学科是一门科学学科。未注重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对科学的崇敬与追求。

然后,数学教学应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数学学习的活动有很多,不仅仅局限于小学数学、课堂作业、手抄报等怎么样把我们平时进行过的学习活动进行整合,展开一次别开生面的、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交流进步的、表达出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学科崇敬之情的过程性评价交流展示课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