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程老师执教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这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打好基础。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日后提高对多位数计算的速度与能力。
程老师认识到这节课的重要性,目标定位在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相减,十位上的数不变,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并能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同时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是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算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目标定得比较到位。
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在导入部分,教师选择十以内的加减法入手进行复习巩固,为后面学习而是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打下基础并且给以引导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加法有了类的意识,一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学生通过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探究,为学生学好数学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二)在探究新知这一快,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物化活动,用小棒摆一摆,计数器拨一拨,还引导学生不依赖小棒、计数器直接用算式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获得结果。有了这个基础,在教学时,程老师就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计算方法与策略的迁移。最后还安排了几道题,让学生不仅会算还要会说。很自然地突破了本节课难点。
(三)第三个特点,也是这节课的一个突出的地方,就是她的练习设计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而且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到了课的最后,老师也没有忘记给学生们鼓气,加油,让他们再次感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换来成功的喜悦,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延伸了下去。
综观这节课,程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自己动手算一算,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2016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
2016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
教学方法的五个依据
2016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方程与方程组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备考函数
2016中考数学一模调研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概率练习题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中考数学超常发挥的五个技巧
中考数学名师指点一定要及时做好复习笔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2016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点相关的角与性质
2016年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6中考数学考点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特征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四边形的认识随堂检测题
2016年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卷(附答案)
2016年精编浙教版数学第3.2节同步练习及答案
名师指点中考数学重难点的七大解题法
中考数学名师指点系统梳理知识点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法技巧复习指导
2016中考数学一模联考试题(带答案)
2016年初三数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基础达标(浙教版)
2016中考数学辅导提分技巧
2016中考数学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苏教版)
2016年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算24点练习题精选
2016年春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中考数学考前必做专题试题矩形、菱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