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收藏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6和7的加减法。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的环节中展开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成功之处:
1、在教学6、7加减法时,我首先复习6、7组成,目的是为后续学习6、7的加减法做铺垫,利用拍手的方式把学生很快引入课堂学习中来。结合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充分感受一图两式。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接下来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结合情境图独立地解决得数是7的加法问题,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并让同学进行讲解怎样看图列式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看图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从感知中树立一图两式的概念。这样处理,既给学生提供了观察的时间又有充足的思考余地,而且还有意识地渗透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数学思想。
2、在教学设计中,我把6 和7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进行巩固。再教学减法进行巩固,这样,学生能够在很扎实的理解加法的一图两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在最后的练习中,出现了看一幅图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的练习(3+3=6,6-3=3),使学生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巩固新知识。
不足之处:
1、对于4+2和2+4的同一幅图,设计意图是根据一样的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不同的算式。但是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原因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图的过程中,叙述问题语言表达的不够精炼、准确,有的学生没听清,所以教师又重新开始复述。让学生从理解到体验明白一图两式的由来。
2、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图两式,本节课学生对加法的理解比较透彻。但对减法的理解,还有个别学生分不清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原因是在教学时间分配上,理解减法的时间较少,对减法部分还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说说一图两式的列式根据,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时间应该相应减少。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运用
高三数学期中考试应试技巧指导
优化数学学科的语言文字教学
小议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巧用反思法
关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怎样打好七年级的数学基础
2014高考第一轮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
中学数学教育中理念方法探索
2014年高考数学一轮备考指导:导数答题技巧及策略
高三数学期中备考:注意答题规范巧题数学分数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检测试题
备考指导:高考数学大题难题解题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论多媒体教学对提高数学兴趣的积极作用
应重视例题教学后的反思
浅析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问题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总结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2014高三数学备考策略:立体几何的复习
正确分析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尺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用微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4高三数学第一轮备考的方法指导
小议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增强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意识
浅谈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年高考数学备考指导:复习重在技巧
初三数学下学期期末常考考点复习
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实践体会
浅析数学的基本思想:教材架构与教学思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