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收藏
学看钟表是北京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学生一天的生活学习情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
一、走出课堂,联系生活
开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创设有较大时空,拓展学生学习活动的外部空间,重视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课内外学习活动整合为特征,重视学习材料、组织方式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学看钟表前,我让学生搜集表的种类的资料,我们的孩子也许不会去翻阅大量图书资料,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但我的脑中仍会浮现出孩子们向家长询问的情景。课前,我先让学生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表?认识时间吗?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表现自我的氛围,他们尽其所知,争先恐后地向同学们介绍着表的类型,有上弦的机械表,有用电池的石英表;有带摆的表,有带表针的表,有数字式的表;有怀表、手表、座钟、挂钟------在说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科技的发展。老师简短的评价:你知道的真多,你真了不起------会让学生沾沾自喜,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以小闹钟的嘀嗒声引入,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声音。形成了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欲望,与此同时我又从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让孩子动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以高涨的情绪参与教学。在学生认识整时数时,我采用了老师拨,学生观察的方法,目的是体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的身份,学生与老师共同合作下完成观察拨针方法(顺时针拨)、总结整时数特点、认识整时。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可使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表达、和交流。在学生已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认识半时,我则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你任意拨一个时间,在小组内说说它是几时,有什么特点,然后集体进行归纳,总结出这些时间的特征。再让学生找自己认识或喜欢的听课老师,让老师说时间,自己拨钟。(老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适当给予帮助和指导)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同学们在观察、操作、交流、探索中认识了数学,亲身体验了实践过程,完成了对新知的探索与发现。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比长短》教案
二年级数学三位数进位加法练习题:第二学期
2015—2016学生小学英语下学期工作总结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同步检测题: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应用题专项练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自测试题
2016年最新小升初数学考前练习题
2015-2016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的工作总结
教研小论文 数学课堂如何利用小组合作
2016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下《分类与整理之单一标准》教案
2016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水平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第二学期的工作总结
人教版一下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之拼一拼》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练习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2015-2016学年一年级语文科组下学期教研总结
2015—2016学年五年级语文组下学期工作总结
2014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综合能力自测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下《分类与整理之不同标准》教案
人教版一下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之看谁拼的多》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综合能力训练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教学小论文 数学阅读的过程亟需优化
2016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抽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自测练习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