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
收藏
教材建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已有多部小学数学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尽管这些教材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总体上说它们又有着明显的共同点,更有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需要我们作出更为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以下就从这样的角度并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材的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从总体上看,小学数学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应当说明显地表现出了一种新的编写风格。首先,新教材特别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即普遍采取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样一种基本的编写模式。从而,不仅内容呈现较为生动,对学生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与此相对照,单纯练习题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则大大降低了。
其次,新教材“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即努力倡导“探索、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例如,无论就哪一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而言,以下都已成为最为普遍的一些用语:摆一摆、做一做、说一说、议一议、猜一猜……
第三,新教材在以下一些方面,也明显地表现出了新的导向。如对于计算方法多样化与估算的普遍提倡,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等等。具体地说,在实际从事计算(或计数)前,教材往往要求学生首先对结果做一估计;另外,“还可以怎样算”“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等用语在教材中出现的频度也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就教材的建设而言,编写风格当然不是唯一的要素,恰恰相反,内容的选择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小学数学新教材与老教材的对照可以发现,在内容的选择方面也有很大的变化:不仅引入了不少新的内容,同时也删除了部分传统的内容,部分教材还对某些内容的编排次序作了较大调整。例如,更为突出乃至新增加了一些直接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这显然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如一年级教材中的“分类”“位置与顺序”“认识钟表”等;另外,从更大的范围看,我们显然应当提及“图形与变换”(特别是平移与旋转的引入),以及统计方面的相关内容(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上述的变化主要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来编写教材的结果,但是,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笔者以为,无论是教材编写者或是一线教师都应当更为深入地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新教材中究竟为什么要引入这些新的内容(必要性)?教材中应如何去对此进行处理才能真正符合科学性的要求,包括正确体现数学的本质以及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例如,正是从后一角度去分析,教材中对于“左右概念”的处理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实验表明,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有规律地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儿童比较固定化地辨识自己的左右方位(5~7 岁);第二阶段──儿童初步、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7~9 岁);第三阶段──儿童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这就是说,小学一年级学生大多数正处在左右概念发展的第二阶段,我们不应该对他们要求过高。同时,实验结果还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自然而然地进入掌握左右概念的第三阶段。”
上面我们事实上已经论及了教材建设的两个基本问题:编什么和怎样编。以下再从宏观的视角提出一些新的思考。
第一,就每一学段或每一学年(期)的教材编写而言,是否应有一条明确的主线,特别是,究竟什么是我们在此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或问题?
有趣的智力数学题:把蛋糕切成相等的两块
苏教版最新小学生趣味数学智力题
最新的小学生经典数学智力题
小学生趣味数学智力题:住宿费
三年级数学智力题及答案
小学生趣味数学捉迷藏智力题
最新考智力的数学题:哪一元不见了
小学生数学智力题《取硬币胜利的方法》
小学经典数学智力题2014年
小学生趣味数学智力题《粗心的汤姆先生》
小学数学智力题10则
趣味数学智力题及答案:数学家斯蒂芬巴纳赫
小学生经典数学智力题
最新的数学智力题《交换时针和分针》
最新的数学智力题猜概念或名词
最有趣的小学智力数学题:盲人买袜子
小学二年级数学智力题《使两个算式成立》
小学生趣味数学智力题《谁是凶手》
四年级数学智力题:唐诗鸡蛋宴
2015最新有趣的数学题解汇总
一年级数学智力游戏题:平均分配瓶子里的油
2015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智力题:魔术师的硬币
最新小学数学智力题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智力题:警察和小偷过河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智力题及答案
2014年最新小学数学经典智力题
数学智力测试题:计算桌子的成本
数学智力题四年级:计算鱼的条数
小学智力趣味数学题:计算垃圾桶的重量
初二上学期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知识点梳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