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学要点:
1、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 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 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3课时
看谁拼得多
教学内容:
看谁拼得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重点难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
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交流汇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知道平面图形经常是某个立体图形的表面。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
介绍七巧板,了解有关七巧板的历史知识。
用手中的七巧板拼摆图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图案供参考,以激发孩子们拼摆的兴趣,便于他们不断地创新出新的图形
汇报。
三、巩固新知,检测与反馈
1、第7页练习一第8题。
让学生在头脑中先对左侧的图形进行折叠,再找出4对面的数字。
2、思考题
[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充分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园的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一副七巧板去拼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孩子们动手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同桌合作,不断地拼出不同的图案,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兴致很高,学得快乐!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加减混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案-比长短、高矮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案-比一比(一)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11减几
一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小小商店教案及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案-分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教案-10的认识(一)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物体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数数
一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练习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案-数一数(二)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教案-认识几和第几(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案-认识物体(三)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十几减9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案-0的认识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教案-认识1-5(一)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目录
一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图形变化规律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几十加几十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找规律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大小、轻重的认识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5以内的加减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教案-认识1-5(二)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教案-6、7的数数和认识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教案-认识0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案-数一数(四)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案-比大小、轻重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练习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