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
教具学具: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设计: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a.问:你发现了什么?
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枝铅笔:一枝是红色,一枝是白色,一枝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
d.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chng长、duǎn短)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a.看出来的。
b.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c.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了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在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参观苗圃》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温度》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卫星运行时间》ppt课件3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平移与平行》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平移与平行》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画角》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卫星运行时间》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正负数》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国土面积》ppt课件4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国家体育场》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总复习》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图形的旋转》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国土面积》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四图形的变换》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国土面积》ppt课件3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国家体育场》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正负数》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正负数》ppt课件3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栽蒜苗》(一)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图形的旋转》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正负数》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栽蒜苗》(一)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旋转与角》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温度》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参观苗圃》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温度》ppt课件4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参观苗圃》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栽蒜苗》(二)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正负数》ppt课件4
2013北师大版数学四上《国家体育场》ppt课件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