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
教具学具: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设计: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a.问:你发现了什么?
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枝铅笔:一枝是红色,一枝是白色,一枝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
d.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chng长、duǎn短)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a.看出来的。
b.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c.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了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在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2012北师大版七上5.5《打折销售》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5.4《我变胖了》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我变胖了》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数怎么不够用了》ppt课件2
2012北师大版七上6.3《扇形统计图》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5.7《能追上小明吗》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5.5《打折销售》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七上6.1《100万有多大》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我变胖了》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七上《扇形统计图》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7.1《一定摸到红球吗》ppt课件2
2012北师大版七上《平行》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七上5.8《教育储蓄》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6.4《你有信心吗》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7.1《一定摸到红球吗》ppt课件3
2012北师大版七上《截一个几何体》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七上《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有理数的乘方》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6.2《科学记数法》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6.5《统计图的选择》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7.2《转盘游戏》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数轴》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7.1《一定摸到红球吗》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日历中的方程》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2012北师大版七上《扇形统计图》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七上《截一个几何体》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七上5.8《教育储蓄》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七上5.6《“希望工程”义演》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七上6.1《100万有多大》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