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收藏
在中国古代把数学叫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小编准备了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必背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知识归纳: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 ,且 )
3)交集:AB={x| xA且xB}
4)并集:AB={x| xA或xB}
5)补集:CUA={x| x A但xU}
注意:①? A,若A?,则? A ;
②若 , ,则 ;
③若 且 ,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 与 、?的区别;(2) 与 的区别;(3) 与 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
④ACuB =空集 CuA B;⑤CuAB=I A 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 = ?,AB=B②AA=A,A? =A,AB=B
③Cu (AB)= CuACuB,Cu (AB)= CuA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必背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2012年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终试卷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检测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三年级)
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数学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4
上海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最小结果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3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大全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期末试卷】三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6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试卷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要多少个盒子
三年级下册试卷 数学期末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