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其中包含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课程中的空间向量法、直线和平面垂直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平面只有三种位置关系:在平面内、与平面相交、与平面平行
①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②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esp.空间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规定:a、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所成的角为直角,b、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所成的角为0角
由此得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最小角定理: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线与该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如果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与这条斜线垂直
esp.直线和平面垂直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a和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线a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a的垂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③直线和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2《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综合习题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口算题900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测试题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观察立体》基础习题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认识角》综合习题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暑假作业23页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2《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综合习题1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2《连减》基础习题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连加》基础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单元测试题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达标测试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2《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综合习题1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计算比赛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下表内除法口算练习题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1《8的乘法口诀》综合习题2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1《7的乘法口诀》综合习题2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基础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单元测试题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综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1《9的乘法口诀》综合习题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测试题2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综合习题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暑假作业脱式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测试题(2)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2《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综合习题2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2《认识除法竖式》综合习题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倍的认识》综合习题1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2《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综合习题2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复习习题
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综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