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收藏
查字典数学网高中频道收集和整理了高一数学指数函数与函数奇偶性知识点,以便考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更好的梳理知识,轻松备战。
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从上面我们对于幂函数的讨论就可以知道,要想使得x能够取整个实数集合为定义域,则只有使得
如图所示为a的不同大小影响函数图形的情况。
可以看到: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显然指数函数无界。
奇偶性
注图:(1)为奇函数(2)为偶函数
1.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f(x)
(1)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3)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同时成立,那么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称为既奇又偶函数。
(4)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都不能成立,那么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说明:①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对整个定义域而言
②奇、偶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这个函数一定不是奇(或偶)函数。
(分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是检验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然后再严格按照奇、偶性的定义经过化简、整理、再与f(x)比较得出结论)
③判断或证明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的根据是定义
2.奇偶函数图像的特征:
定理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表,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或轴对称图形。
f(x)为奇函数《==》f(x)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点(x,y)(-x,-y)
奇函数在某一区间上单调递增,则在它的对称区间上也是单调递增。
偶函数在某一区间上单调递增,则在它的对称区间上单调递减。
3.奇偶函数运算
(1).两个偶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偶函数.
(2).两个奇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奇函数.
(3).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非奇函数与非偶函数.
(4).两个偶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偶函数.
(5).两个奇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偶函数.
(6).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奇函数.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8章 第5节 椭圆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2.9 指数与指数函数、幂函数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2章 第6节 对数与对数函数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8章 第2节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3章 第3节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8章 第7节 抛物线
2015届高三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4.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诱导公式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4.30 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3章 第5节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5章 第3节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5.37 数列模型及数列的综合应用
2015届高三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1.2命题与量词、基本逻辑联结词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2.5 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2015届高三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10.10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2章 第2节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3.18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6.43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名师导学】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4.28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和向量的坐标运算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5.35 简单递推数列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5.33 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基本运算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3章 第4节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及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2015届高三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4.7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实际应用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8章 第4节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6.44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015届高三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2.7函数的图象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4章 第2节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3章 第7节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4章 第1节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2015高考数学(文,浙江专版)一轮课件:第9章 第2节 导数的应用(1)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6.45 数学归纳法及应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