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收藏
数学是一门很特别的科目,想要学好数学并不能难,只要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就可以得心应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数学必修二知识点解析:圆的方程一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同学们的复习。
高一数学知识点解析:圆的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
圆心,半径为r;
(2)一般方程
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
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
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基本上由下列两种方法判断:
(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
(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①圆x2+y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课本命题).
②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课本命题的推广).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设圆,
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
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为同心圆。
趣味数学故事:牛顿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教学设计
趣味数学故事:奇数和偶数
数学乐园:去别墅
2013年人教版《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位置》教学设计
趣味数学:她们买了什么
数学乐园:采蘑菇
趣味数学题:魔数的性质
三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趣味数学故事:隔墙算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趣味数学题:显示器上错误的数字
趣味数学题:年龄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 厘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用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
数学趣味故事:斯隆先生的四片果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镜像对称”教学设计
2013初一假期伙伴数学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数学乐园:找图形
趣味数学:双胞胎的秘密
数学趣味故事:孙悟空遇到的难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趣味数学题:俄罗斯乘法原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