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0
收藏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 》设计
第七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
教学内容:
课本P24页例2,练习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2
(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
*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4、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起学生进一步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4题。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5、6题。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流程图》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5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第二课时》教学感悟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2)》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一数(1)》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4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8乘法的复习》教学心得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1)》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图形的拼嵌》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被一位数除(三)》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一数(2)》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面积》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6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十几就是十和几》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被一位数除(三)》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乘乘除除》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制作年历》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它们有多大》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 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心得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5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第一课时》教学体会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米与厘米》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平方米》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