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8
收藏
除法的验算除法的验算(B)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上的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练习十二的1~4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
教具、学具准备:
复习用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出示下列三组题。
42÷6= 72÷8= 72÷4= 7×6= 8×9= 18×4=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的问题。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2.教师反馈,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3.初步练习: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做完后让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4.小组合作,学习例7。出示例7: 2463÷5=
(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
(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2469÷5=943……4
(3)学生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
(4)汇报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
(5)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5.提高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出验算的过程。
三、练习与质疑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行板演,集体订正。
2.做“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3.算算对不对。多媒体出示(或小黑板)。
小明家搬了新家买了一些东西,爸爸让小明算出每样东西的单价,请你帮小明检查一下他算的对不对?
6把椅子共1080元,一把椅子170元。3个电扇共453元, 一个电扇153元。……
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
3、4题。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一、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开始首先出示三组题目,通过计算一是起到复习的目的,另外让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知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
二、自主探索,悟出方法。
学生知道怎样验算的方法后,其他的知识基本上是已学过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所以例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这是这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师重点强调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三、应用练习,巩固提高。
在练习的设计上,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加法知识点
高一数学知识重点: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之二面角
初三苏科版上学期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六上数学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集体研讨记录
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数一数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分与合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毫米分米的认识知识点
17年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幂函数的定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文章 谈课堂教学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
小学数学老师经验分享 今后的工作重心
小学数学观摩课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在真实的体验中学数学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的认识知识点
精选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的面积知识点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探讨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减法知识点
2017年高一数学知识点大全:幂函数的性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说课稿欣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分数乘法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华东师大版初三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
2017—2018学年一数上册备课组教学计划
高一年级数学知识重点大全: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的周长知识点
小学数学老师工作随记 我的五年级第一周
二年级数学《星星合唱队》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