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5
收藏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一册《分类》单元教学设计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经入学以来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班上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够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独自进行分类,一些基础较好、领悟力较高的孩子已能够根据事物的功用(个别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进行分类。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单一标准的分类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在不同标准的分类活动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确,在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而不同标准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 学生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2. 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自己提出分类依据。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4 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单一标准的分类 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 1节
不同标准的分类 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节
练习课 通过充分练习,熟练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1节
单元测试及分析 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1节
合 计 4节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 《单一标准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到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
三、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分类。
老师用课件展示出一家商场里面,货架上的商品摆放情况。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课件,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二) 新知学习
【明确分类】
课件展示:(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售货员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售货员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一、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3)汇报交流。
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2.完成练习六第1至3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
(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不是同类。
第二节 《不同标准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确,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三、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课前教具的准备:预先把数学书第39页的“做一做”进行了改编,并用彩色卡纸做成水果卡片。把原来同一形状都是同一底色的(如三角形都是绿色的),改为同一形状,底色却不同的(如三角形有绿色、红色和黄色,另两种形状也各有三种颜色)。并把制作的卡片放在1个大信封里,让小组长保管。
(二 )新知学习
主动探索,实践操作(学习不同标准分类)
1.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把水果卡片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次分类,从而使分类过程不断地细化,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同一类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然后再通过分铅笔等其它物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
2.动手分水果卡片,初步体会到不同标准分类。
(分类前,老师应先提出具体的要求):
(1)分类前,每位同学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想好你将怎样分,是按什么分的?想好后再小组动手交流。
(2)当一个同学在发表他的想法时,其他同学要静静地听,等他讲完后再讲讲自己的想法或对他的话进行补充。
(3)分好后,上来给大家汇报的小组,请选好自己组的介绍员,还要有一个同学配合拿卡片。
3.再次实践,巩固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再来动手分一分桌面上的铅笔,这一次我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操作完后,教师统计分的方法,并请方法最多的小组上来汇报。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分类,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各有用途的。
5、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分类
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处处接触到分类,你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或接触过分类?(学生自己汇报,教师适当追问:是按什么分,有什么好处。)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在水果的下面画“○”
2.在会游泳的动物下面画“√”
3.把同类的圈起来。
【提高练习】
1、 把不一样的划去。
2.把不同类的涂上红色。
3.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拓展练习】
1.圈一圈,把下面的饼干分成三类。
2.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九年级数学简单事件的概率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3
九年级数学抽签的方法合理吗1
九年级数学尺规作图4
九年级数学抽签的方法合理吗2
九年级数学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3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2
九年级数学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3
九年级数学画正多边形1
九年级数学分式1
九年级数学方程(组)及其应用
九年级数学分式方程2
初三第一学期数学科教学实施方案
九年级数学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1
九年级数学概率的含义1
九年级数学尺规作图1
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
九年级数学根的判别式2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1
九年级数学分式复习教案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4
九年级数学画正多边形2
九年级数学角平分线3
九年级数学比例函数回顾与思考
九年级数学定义命题与定理
九年级数学弧长及扇形的面积3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0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2
初三数学上册期终复习教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