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1
收藏
假期里,同学们一般处于自由松散的状态。开学之后,如何使同学们恢复正常的作息,是家长们的当务之急。查字典数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分解因式
一、分解因式
※1.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
(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
二、提公共因式法
※1、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如:
※2、概念内涵:
(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应当是积
(2)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1)注意项的符号与幂指数是否搞错;
(2)公因式是否提干净
(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项为+1,不漏掉.
三、运用公式法
※1.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因式分解要分解到底.如 就没有分解到底.
※4、运用公式法:
(1)平方差公式:
①应是二项式或视作二项式的多项式;
②二项式的每项(不含符号)都是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的平方;
③二项是异号.
(2)完全平方公式:
①应是三项式;
②其中两项同号,且各为一整式的平方;
③还有一项可正负,且它是前两项幂的底数乘积的2倍.
※5、因式分解的思路与解题步骤:
(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用分组分解法,即通过分组后提取各组公因式或运用公式法来达到分解的目的;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
(5)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分组分解法:
※1、分组分解法: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
如:
※2、概念内涵:
分组分解法的关键是如何分组,要尝试通过分组后是否有公因式可提,并且可继续分解,分组后是否可利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
※3、注意: 分组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五、十字相乘法:
※1、对于二次三项式 ,将a和c分别分解成两个因数的乘积, , , 且满足 ,往往写成 的形式,将二次三项式进行分解.
如:
※2、二次三项式 的分解:
※3、规律内涵:
(1)理解:把 分解因式时,如果常数项q是正数,那么把它分解成两个同号因数,它们的符号与一次项系数p的符号相同.
(2)如果常数项q是负数,那么把它分解成两个异号因数,其中绝对值较大的因数与一次项系数p的符号相同,对于分解的两个因数,还要看它们的和是不是等于一次项系数p.
(1)十字相乘法在对系数分解时易出错;
(2)分解的结果与原式不等,这时通常采用多项式乘法还原后检验分解的是否正确.
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优化问题
中学数学教育中理念方法探索
正确分析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尺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名师指导: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2014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高分答题策略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运用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014年高考数学一轮备考指导:导数答题技巧及策略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浅析创设情境式初中数学教学
浅谈数学教学用语的优化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检测试题
应重视例题教学后的反思
高三备考:数学复习三点建议
小议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应用题教学要拓宽思路,发展思维
浅谈初中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
优化数学学科的语言文字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初三数学下学期期末常考考点复习
小议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巧用反思法
深究习例开拓能力
小学数学室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材编写说明
浅析数学的基本思想:教材架构与教学思考
用微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典型例题复习的策略
2014高三数学第一轮备考的方法指导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