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6
收藏
在二次根式这一章的学习中,重点是是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教学的关键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这块教学内容是在实数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二次根式。在本章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本节课首先借助于微视频先让学生整理本章知识,在此基础上对本章哪些知识点、重点内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微视频能让学生理解起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掌握知识更加牢固,对实施个别化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2、虽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较为了解,但在教学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对学情分析不足,主要是过高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每节课设计的教学内容过多,经常一节课结束后还有不少内容没有完成,另一方面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复习工作做的不够,导致后续的新知识的学习遇到不少麻烦。如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应用时,考虑到以前已经学过,自以为学生不存在困难,就没有重点分析,结果导致不少学生在二次根式的化简过程中因此而出错。
3、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及时更新,有时对新老教材的区别关注不够,从而导致教学不到位。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中,老教材比较重视对具体数的化简,对字母的要求不高,一般都确保二次根式有意义,而新教材特别要求引导学生注意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推断字母取值范围的能力。刚开始对这一要求理解不到位,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也没有重视对典型错误的分析。
4、在促进学生探索求知和有效学习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这方面的引导。在本章中,其实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如判断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选取有理化因式、选择不同的运算途径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归纳。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我就直接告诉学生:加减运算时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乘除时利用公式,结果大部分学生并不接受。若能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方法,学习的效果会提高很多,学习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5、在学生的学习方面,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八年级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数学方面的积极性并不差,但自主学习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遇到困难有畏难情绪、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作业只求完成率而不讲质量、学习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要求明显缺乏。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教育和引导。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复习要点
24时记时法课后练习题(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2015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摸底试卷(人教版)
2015上学期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试题(西师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水平测试卷(2015年秋季学期)
高二年级数学必修3第三章知识点:概率题型与知识点梳理
15-16年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2015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青岛版
小升初数学数学定律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及应用
2015~2016学年小学上学期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认识比)
高三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函数与导数
2015年秋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2016年小升初数学分数乘法定律讲解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同步练习题(北师大版)
高二上册数学第三章专项巩固练习题:概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24时记时法同步训练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测试卷2015
六年级上册数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知识点(人教版)
高二数学上册第三章专项测试:概率
小升初乘法结合律练习题及答案2016
2015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综合训练题
加法交换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备战2016年小升初)
小升初数学分数除法法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比》同步训练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秋季学期期中试卷(2015年)
2015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人教版)
2015年秋二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