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2
收藏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略。。。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的内容都很重要,但是重点在第一、二、四、五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能和习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也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以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另一方面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第四、五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一册的几何初步知识,主要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认识射线、垂线、平行线、梯形,并萄一些简单图形的作图的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有三级的多位数。
2.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 使学生初步謒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 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五、教学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 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课时安排:
单元 | 教 学 内 容 | 课 时 | 周 次 | 备 注 |
一 |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 15 | ||
1. 混合运算 | 2 | |||
2.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 8 | |||
3. 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求平均数 | 3 | |||
整理和复习 | 2 | |||
机动时间 | 3 | |||
二 | 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 16 | ||
1. 十进制计数法 | 3 | |||
2.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 2 | |||
3. 减法的意义 | 3 | |||
4.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 3 | |||
5. 除法的意义 | 3 | |||
整理和复习 | 3 | |||
机动时间 | 3 | |||
三 | 量的计量 | 3 | ||
1. 计量的产生,常用的计量单位 | 2 | |||
2. 名数的改写 | 1 | |||
机动时间 | 1 | |||
四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14 | ||
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 2 | |||
2. 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 | 2 | |||
3.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 3 | |||
4. 小数和复名数 | 3 | |||
5.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 2 | |||
整理和复习 | 2 | |||
机动时间 | 2 | |||
五 | 小数加法和减法 | 6 | ||
机动时间 | 1 | |||
六 |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
1. 角的度量 | 4 | |||
2. 垂直和平行 | 2 | |||
3. 三角形 | 3 | |||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2 | |||
整理和复习 | 1 | |||
机动时间 | 2 | |||
七 | 总复习 | 5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四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课题研究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6年高考数学常见函数图像和性质题型归纳
2016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练习(备考)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六单元知识点:时、分、秒
2015-2016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北师大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课后练习(2015)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练习(2015)
2016中考数学一模考试试题(附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练习试题(第一轮)
2016年高考数学集合题型归纳
小升初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顺序
2016年中考数学一模考前必做考试题参考
六年级第四章立体图形的初步知识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定律
2016高考三角函数题型归纳
2016年六年级第三章比和比例的初步知识
2016届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5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2016年小升初数学数的整除汇总
2015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七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2016届中考数学一模考试试卷(练习)
2016年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目录
一年级数学上册11到20各数的认识每课一练(第6单元)
六年级第四章平面图形的初步知识
高考经典题型:三角函数的定义为载体的三角应用题
小升初数学小数四则运算汇总
2016学年中考数学一模考前必做试题(练习)
小升初数学度量衡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15-16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北师大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