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6
收藏
10:49:12本学期期中考试结束,两个班成绩都比预料中的好一些。抛开平时单元测试不谈,这应该是孩子们期中期末考试遇到的最难的一份试题了。但是通过试卷分析,发现除了个别孩子发挥略有失常以外,大多数孩子能够认真思考,有难度的题目也能努力攻克,令人欣慰。现将整体情况做简单分析。
一、计算
小学阶段,计算始终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主要因素。本次试题的计算类题目主要是解方程与小数混合运算。由于解方程是初学,孩子们在复习时又做了重点训练,所以在解方程的方法上极少有人出错,出错更多的是解方程过程中计算的错误。这从小数混合运算出错较多也能看得出来,孩子们方法都会,却不能将最后答案计算正确。包括解决问题等许多题目都有孩子计算错误,思路、方法都对却把答案算错是很令人惋惜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孩子计算过程的不认真或者没有细致地检查,另一方面是本学期期中考试前课程比较紧,没有对基本的计算特别是小数计算集中进行训练强化有关系。通过了解教材,可以知道本学期除了后续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外,没有新的计算内容,因此,小数的计算还需要有一定强度的训练巩固。
二、填空:
说本次试题有难度,填空题可以算是其中一方面了。首先是填空题第2题,该题似乎有出题失误的嫌疑。已知母鸡15只,公鸡比母鸡少8只,第一个空填写等量关系式还能理解,第二个空列方程就实在是有点牵强了,这样的数量关系与已知条件,是最不适合列方程的,难怪有些孩子无所适从了。本来列方程与算术方法的选择上就是孩子们最难把握的,这道题又在故意混淆应用原则,答错也不能怪孩子们了。还有第3小题,梯形已知面积、高与上底,求下底的填空也出错较多,因为此题解答适合用方程,但是由于是填空,有些孩子嫌方程麻烦,就用逆向计算,但三步计算而且带括号,逆向计算极易出错。第4小题名数的改写始终是有些孩子头疼的题目,既要牢记进率,还要用对乘除法,小数点移动也不容出错。孩子这方面生活经验欠缺,有些单位名称根本没有用过,只好死记硬背了。第11小题的图不易看懂,乙湖高度分两段标示,而且图上标海平面0米,题目中说甲湖水面看作0米,可能对孩子也有一定干扰,所以出错也较多。第13小题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同一条直线,不同的分数单位,有真分数还有假分数,虽然类似题目训练过多次,但仍有不少孩子标错,尤其是2分之5,很多孩子标注到2又4分之1的点上。此类题目还需继续给与孩子适当指导。
三、判断:
判断题的五道小题都进行过类似的练习,有的题目还是原题,出错的孩子要么是没有认真审题做得很仓促,要么就是概念掌握模糊,只好应付了事。其实判断题是最能检验孩子知识掌握牢固程度的,全对往往很难。
四、选择:
五道选择题至少有三道是容易做错的。第1小题,由于在小学阶段,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是作为独立的概念学习的,而其实前两者其实又都属于平行四边形,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容易出现概念的混淆。所以孩子虽然知道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但是又纠结于也可以拼成长方形与正方形,所以孩子出错,既是由于自己知识掌握不牢固,也是跟小学阶段的教材内容设计存在问题有关系的。第2小题,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此题做过,假如忘记的话,通过自己举例也能得出正确答案,出错的孩子看来就是要么没有牢固掌握已学知识,要么就是没有学会正确的答题方法,遇到难题只好靠蒙。由此可见,除了知识传授,方法的指导也很重要,以后在教学中要指导孩子学会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第5小题三种不同的图形比较面积,在孩子们本学期的练习中没有出现过,涉及知识点除了三种图形的面积计算,还要看出三个图形是等高的,这两点孩子们应该都没有问题,但最关键的在于方法,如何在等高但高未知的情况下比较面积呢?监场时发现,有孩子把高看做一个已知数,如5厘米,然后计算,完全可以算出三者面积相等,这是值得肯定的。一般的方法是将高设为未知数X,通过列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来比较,但这似乎不如把高看做具体数来得更直接和简便。根据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的特点,可以鼓励孩子用具体例子来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五、测量并计算面积:
此题出错较少。出错孩子有的是公式用错,有的是计算错误,也有个别是测量错误,涉及到的个别孩子指导其改正即可。
六、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学困生丢分的主要题型。该试题的6道应用题中,第
1、2两道极易出错,第6道有一定难度,并且解决步骤有些复杂,是出错涉及面最广的题目。第1 小题容易列错方程的原因在于:比标准量的若干倍少的线段图,孩子观察起来不太好理解,因为有虚线表示的部分,所以有的孩子在头脑中无法将虚线与实线合起来看做3X。第2小题求面积不是难点,也不易出错,出错集中在该题的第二步,有些孩子用所求出的面积去乘1.2,显然是完全错误的。这涉及到乘除法的意义,上学期曾有针对性地进行过练习,出错孩子要么是忘记了,要么是并没有做到真正理解。解决问题列式时盲目性很强,甚至是运算符号的使用上很盲目很随意,这似乎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共性:机械记忆更占优势,抽象理解普遍较差,具体体现就是不去审题分析数量关系,仅靠回忆已做过的同类型题目来下意识地列式,如头脑中没有相关存储,便只好瞎诌。这也说明小学阶段解决问题永远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任重道远。第6小题难度在于:首先梯形的高是未知的,无法直接计算其面积;其次右上方是一个钝角三角形,理论上需要作延长线才能画出它的高;还有必须要能看出三角形与梯形(包括左下方的三角形)是等高的;最后还要用逆向思维或者方程求出这个高;这样,最后的面积计算才能水到渠成。所幸该类型题目在前段时间的练习中做过多道,因此超过半数的孩子能够正确列式并解答,正确率超出我预期的结果。最可惜的有部分孩子记住了解题思路,但却在解题过程中用错了计算公式,可谓前功尽弃。2015年3月9日
如何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浅探
浅谈低年级几何概念教学
关于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的复习
建立数学学习小组的实验研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错误作业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低年级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学本色的思考
谈小学生数学课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
数学教学时如何引入概念
一根铁丝教周长
再谈学生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
谈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兴趣的培养
浅谈立足学困生的数学概念的教学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基于错题的团队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中用活“多媒体”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
浅谈教学时如何引入数学概念
浅谈小学高年段解决问题的策略
浅谈数学练习课的习题优化策略
小学数学数学模型的探究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