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6
收藏
手称扑克 来自查字典数学网
表演者说:“别人称东西用秤,我只用手便可以了。”接着手里拿出一副扑克牌说,“你随便拿出一叠,我只要用手掂一掂,就知道它有多少张。”
谁都知道,一张扑克牌的重量是很轻微的,能用手称出一叠扑克牌的张数,确很玄乎。
众人便急着取过扑克牌,从中随意拿出了一叠。大家悄悄地数了数,共41张,便交给了表演者,催促道:“快称称看有多少张吧!”
“别忙!”表演者说,“请把这叠扑克牌张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加。从这叠扑克牌中再取出加得数的和的张数,我再称。”
大家又悄悄地按照他的要求算出了:
41,两数字和4+1=5,41-5=36
而后,将剩余的牌交给了表演者。
只见表演者把扑克牌放在手上轻轻地掂了掂,立即说:“这叠牌共36张。”
接着又有几个人,连续按要求取了几次,每一次都被准确地称出了。
真神,大家惊奇极了。
解:因为任何一个自然数减去它的数字和,余下的数都是9的倍数。在一副扑克牌中9的倍数只有9,18,27,36或45。
表演者根据估计,便很容易地推测出手中牌的张数了。
一个自然数减去它的数字和,为什么余下数一定是9的倍数呢?
可作如下证明:
假设从一叠扑克牌中拿出了ab张。a为十位数,b为个位数,根据规定,可列成下述算式:
10×a+b-(a+b)
=10×a+b-a-b
=10×a-a
=9×a
最后的余数是9×a,表明余数一定是9的倍数。
初一数学理数的乘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初一数学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实数(1)
初一数学1.2展开与折叠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法(一)
初一数学6.5统计图的选择
七年级下数学教案-平方差公式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减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平方根(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平方根(2)
初一数学从不同方向看(1)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法(二)
初一数学6.3扇形统计图
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初一数学5.1你今年几岁了(2)
初一数学1.3截一个几何体
初一数学从不同方向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平方根(3)
初一数学5.1你今年几岁了(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实数(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七年级下数学教案-完全平方公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3)
初中数学实数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不等式的性质(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