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9
收藏
多年的数学实践说明,每个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学习困难生,他们怕学数学,怕上数学课、做数学作业,甚至有的还发展为怕见数学教师。其实他们并不笨,只是对学习数学有消极情绪,只要能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他们的数学成绩是可以提高的。今年我是刚接手四年级这两个班的,我发现这两个班的同学普遍数学基础不好,部分同学很畏惧数学,因此,我在今年的数学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来着重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探索者,生来对学习充满着向往。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尽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有趣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如在教学“几分之一”的概念时,我借助一个同学过生日,班上为他开生日PARTY ,要分蛋糕给大家吃,怎么分这一个同学感兴趣的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怎么分蛋糕,半个怎样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几分之一是用来表示怎么样的一个数,怎么样折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在实际教学的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全程参与、充分感受,一次又一次地体验成功的快乐,继而学习的劲头高涨,越学越想学,越愿学。
二、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华罗庚指出,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我在教学《步测和目测》一课时,先组织学生到跑道上测量出一段60米的距离,让学生用平常走路的速度走两三次,并计算出自己平均每一步的长度, 然后提问:知道了自己的平均一步长度,要步测出教学楼到学校舞台的距离必须怎么办?(必须步测出教学楼到学校舞台有多少步。)因此我顺势利导的布置了课后作业:步测出教学楼到学校舞台的距离(或学校到家的距离、办公楼到校门口的距离等等),任学生选做一项作业,然后互相交流结果。这样一来,虽然他们课后还是要做功课,但将主要是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从事一项小研究,或一份小报告,从他们的脸上我看到越来越多的阳光和自信。数学文化的诠释在这里得到体现。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实施积极的课堂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多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我在评价思想上,变“重结果、轻过程”为“结果、过程的统一”,发挥激励功能;在评价目标上,变“单一、过高要求”为“多重、适度要求”,发挥调控功能;在评价内容上,变“重知识、轻能力”为“知识、能力、情感的统一”,发挥导向功能。教学实践和研究证明,每一个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在认知方式、认知发展和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学习上的成就是相对的。对一个学生来说,100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60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只强调笔试,夸大考试的功能和作用,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因此,只要学生在自己的程度上有进步,我都会协同家长对学生大力表扬。同一个问题,对优秀学生,我以简单地一句“很好”“不错”就行了;对学习困难生,则多鼓励几句,或者全班掌声鼓励。同一次作业,对优秀生,我要求学生不但要解答正确,而且要格式正确、书写工整;对学习困难生,我先不着急判错,而是让学生订正后再判对,只要有进步,即使有差错只要订正正确仍可以评“优”,奖一朵小红花。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在批改作业时我会用一些个性化的评价如“能想到一题多解,很好!”“方法很好!仔细检查一下,看问题出在哪里?”“你又进步了,真为你高兴。只要认真,没有学不会的东西。”“相信自己,没错。”“课间来问我,我很乐意帮助你。”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话语给不同的学生以自信和激励,促使学生寻求疑问、深入思考,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坚持正面激励,激发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信心
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只有得到不断的激励和肯定,才会对某一学科或事物产生浓厚兴趣,而“兴趣是天才的摇篮”,兴趣能起到点燃智慧火花的作用。学生如果受到指责和批评,且长期处于一种压抑、惊慌的情绪中,智力发展必然会受到压抑。如果教师经常对学生说“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怎么这么笨”,那么学生见了老师就会害怕,见了这门学科就会头痛,这方面的智力自然也就会停滞不前。
因此,我第一步做的是,让学生喜欢你。对于小学生来说,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爱好,首先是从喜欢任教这一学科的教师开始的。但仅仅只激励学生是不够的,我还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把课上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善于和学生交流,善于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让每一个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五、凭借教师自身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以情育情
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以情育情。“没有情感,就从来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一个教师上课缺乏激情,不能激动自己,又怎么能激动学生?优秀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人,是一个善于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的人。教师的情感从词句、语调、声音中反映出来,从教师神态、表情、目光中流露出来,它是自然而然的,并不是那种娇揉造作的表演。我班的学生上课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加上情感的发展也还处在易受外界感染的阶段,而数学学科本身不如其他学科生动好玩,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和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我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以抑扬顿挫的讲解吸引学生。对学习认真的,我竖起大拇指表扬;对学习不够认真的,用噘嘴摇头否定。当学生在做小动作时,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扳正他的身体,或用眼神去制止。这样既调整了学习的学习情感,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通过努力,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大部分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学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我还会在此方面继续努力,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
4.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3.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1.4整式的乘法(1
6.1感受可能性ppt课件(2份打包)
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ppt课件(2份打包)
3.1.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4.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1.5.1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课件(2份打包)
6.1感受可能性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4.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2份打包)
6.2频率的稳定性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复习课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1.4.3整式的乘法(第3课时)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5.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ppt课件(共11张PPT)
1.4整式的乘法课件(2份打包)
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5.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课件ppt
1.7.1整式的除法(第1课时)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3.1.3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6.2频率的稳定性ppt课件(2份打包)
5.1轴对称现象ppt课件(2份打包)
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ppt课件(2份打包)
1.6完全平方公式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3.3.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3课时)课件ppt
5.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ppt课件(2份打包)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三章三角形复习课件ppt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复习课课件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课件(2份打包)
3.3.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