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4
收藏
在学习新概念、新运算时,老师们总是通过已有知识自然而然过渡到新知识,水到渠成,亦即所谓温故而知新。因此说,数学是一门能自学的学科,自学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数学家华罗庚。
我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不光是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老师的那种数学思维习惯,逐渐地培养起自己对数学的一种悟性。我去佛山一中开家长会时,一中校长的一番话使我感触良多。他说:我是教物理的,学生物理学得好,不是我教出来的,而是他们自己悟出来的。当然,校长是谦虚的,但他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不能被动地学习,而应主动地学习。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同一个老师教,差异那么大,这就是学习主动性问题了。
自学能力越强,悟性就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的依赖性应不断减弱,而自学能力则应不断增强。因此,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老师讲新课前,能不能运用自己所学过的已掌握的旧知识去预习新课,结合新课中的新规定去分析、理解新的学习内容。由于数学知识的无矛盾性,你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永远都是有用的,都是正确的,数学的进一步学习只是加深拓广而已。因此,以前的数学学得扎实,就为以后的进取奠定了基础,就不难自学新课。同时,在预习新课时,碰到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解新课,收获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有些同学为什么听老师讲新课时总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或者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就是因为没有预习,没有带着问题学,没有将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力求把知识变为自己的。学来学去,知识还是别人的。检验数学学得好不好的标准就是会不会解题。听懂并记忆有关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只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能独立解题、解对题才是学好数学的标志。
浙教版数学九上4.2《相似三角形》word说课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4.1《比例线段》(第1课时)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4.6《图形的位似》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下《第4章投影和三视图复习》word教案
2012浙教版九上2.1《二次函数》word导学案
浙教版数学九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下《简单事件的概率》word教案(2课时)
浙教版数学九下《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下《概率的简单应用》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下《投影》word教案(2课时)
浙教版数学九上4.1《比例线段》(第2课时)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1.1《反比例函数》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下《第3章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word教案
2012浙教版九上4.1《比例线段》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上2.6《探索勾股定理word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浙教版数学九上3.5《弧长及扇形的面积》word教案2篇
浙教版数学九上2.3《二次函数的性质》word教案2篇
浙教版数学九上4.5《相似多边形》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上2.6《探索勾股定理》word教案(1)
浙教版数学九上4.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第1课时)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3.2《圆的轴对称性》word教案2篇
浙教版数学九上2.1《二次函数》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下《简单物体的三视图》word教案(2课时)
2012浙教版九上3.3《圆心角》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4.2《相似三角形》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2.2《二次函数的图像》word教案3篇
浙教版数学九上2.4《二次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下《视图与盲区》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4.3《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word教案
2012浙教版九上3.1《圆》word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