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两...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2015-11-09 收藏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阅读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算理的基础上,熟练计算。

2.数学阅读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小朋友,喜欢读书吗?喜欢读什么书呢?有没有小朋友喜欢

读数学书的?数学书怎么读呢?读数学书还真有学问呢!它不同于一般的读书,今天这堂课上,我们一起来读数学书,好吗?

[设计意图:学会读书是正确理解、合理创新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带拼音),学生自己读题。

思考: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两辆车指的是哪两辆车?一共表示求什么?

(2)指名读题中的条件。

思考:看到这两个条件,你觉得可以求什么?用什么方法做?还可以求什么?

(3)指名读题中要求的问题。

思考:看到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

(4)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5)学生尝试列式。

(6)出示43+31,学生自己校对。

2.学生回忆,小结方法。

(1)我们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习例题的?

(2)小结:先读题,理解题意,再读题目中的条件,想可以求什么?然后读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怎样?这就是读数学书常用的一种方法边读边想。

教师板书:边读边想

学生理解:读是指读什么?想呢?边读边想是什么意思?

边读边想就是说,我们读数学书时,一边读,一边要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说?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题目读好了,想明白了,就可以尝试列算式计算,最后还要检查列式是不是正确。如果列式错误,就要找找错误原因,或者和老师、同学讨论,这又是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议。教师板书。

学生理解:议就是指讨论,边读边议是什么意思呢?

边读边议就是说读书时遇到困难,可以和同学、老师讨论讨论。

3.算式列好了,就可以尝试着算一算了,这又是一种读数学书的方法边读边算。(板书)也就是说,读数学书时,不能先去看答案,一定要先自己动动手,想办法算一算。

(1)这道题该怎样算呢?学生动手尝试。(可以借助小棒或计数器)

(2)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介绍书上算法。

方法一

①出示书上小棒图。你能看得懂吗?和谁的想法一样?再次说说怎样用小棒来计算。

②出示书上计数器阂。你能看得懂吗?和谁的想法一样?再次说说怎样用计数器来计算。

③比较上面两种算法,有相同的地方吗?这两种算法都能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出示:

40+30=70 3+1=4 70+4=74)

④小结:刚才,我们又用到了一种读数学书的方法边读边比。边读边比就是说,读数学书时,可以比较前后题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掌握方法。

方法二

①出示:43+30=73 73+1=74

②你们能看懂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儿的30和1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把30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43+30的算法学过了吗?73+1呢?

③小结:这里把新知识转换成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是学习数学时常用的一

种方法。;以后我们学习新知识时,也可以把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

方法三

①出示竖式。你们见过这样的算式吗?它有个很特殊的名字叫竖式。

②不要小看这竖式,我们以后会经常和它见面,好多题目用竖式来计算就会很简便。

所以,你们希望和它交朋友吗?那好,作为朋友,我们应该先记住它的样子。

③学生学写竖式。

先写一个加数43,有没有发现与以往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分得开些)再写+,写在哪?再写31,该怎样写呢?为什么?然后划条横线,横线要用直尺划,划得比竖式稍宽一点就行了,最后开始加。

④学生试加。

⑤说说是怎样加的?先算几加几?4写在哪儿?为什么?再算几加几?7写哪儿?为什么?(引导学生依据方法一来思考)

⑥有不同的加法吗?比较两种加法,不同在哪?(一个从个位加起,一个从十位加起)

(肯定两种算法,告诉学生究竟哪种方法更简便,以后会研究)

4.学生回忆,小结方法。

(1)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43+31的计算方法的?(先自己想办法算算,再看书上是怎样算的)

(2)小结:看数学书时,一定要先自己动脑想办法,然后再看书上是怎样想的,看书时,还要特别注意自己没想到的方法。遇到像竖式这种从没见过的计算方法,除了要仔细观察它的格式、样子,还应该自己试着写一写,把它的样子记住。这里我们又用到了读数学书的一种方法边读边记。就是说读书时,遇到要记住的东西,要想办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整个教学流程打破了一般课堂教学的常规模式,教师灵活地转换自己的角色:站在教材编写的角度告诉学生书上每句话是什么意思;以教师的身份带领学生一起读书,在读书过程中不时地和学生交流读书的方法;以学生的视角读教材,并设计合理的引领阅读的方法。]

三、巩固与拓展

1.完成试一试。

(1)竖式的书写格式,你记住了吗?请大家用竖式计算43-31。

(2)反馈做法:(出示竖式的计算过程)你是这样列竖式的吗?说说是怎样计算的?31中的3和谁对齐?1和谁对齐?2是怎样算出来的?为什么写在个位上?1是怎样算出来的?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2.完成做做想想3。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说说错在哪?

(3)你们认为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厂和想想做做2。

(1)学生快速完成。

(2)校对。

(3)你觉得竖式计算这种方法怎么样?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与反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同时教师及时引领:读书要学会带着自己的想法去读,这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的自然渗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