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4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P55(例4)~~P56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
教学道具:
7枝铅笔、口算卡片若干张、信封8个、学生每人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
4837+558
728
2467956749
7
1834269445
9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二、新知。
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看)
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
2、教学教材P55例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观察例2图1,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条件)。
(2)把例2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
有32人跳绳,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
学生1,口算:326=5(组)2人
学生2,笔算:5
6/ˉˉ3ˉ2ˉ
30
ˉˉˉ2ˉ
答: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
(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5)式子中的32、6、5、2各表示什么意思?
(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
三、巩固练习。(开放性练习题)
1、做教材P55做一做。
(1)先从图中找信息。
(2)根据信息,选择自己要买的物品,再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本课小结。(略)
五、练习作业。教材P56第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六)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本P57~~P58上的内容,第4~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事物、解决问题。(P57第4题)
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P57第5题,开放性题目,讲出道理既可)
三、根据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1)P58第6题。
(2)P58第7题。
(3)P58第8题。
四、学生汇报各自解决问题的思路。
五、全课总结。(略)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关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教学实录与评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4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课时 整理与练习(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补充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六课时 整理与练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单元评价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大树有多高教案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分数乘减)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单元评价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大树有多高”教学设计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检测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结合鸡兔同笼谈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