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收藏
教学内容:课本P98-100例2,做一做1-3,练习十七4-7
教学目标:1、能用学具摆出9加几的凑十过程,会计算9加几。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用凑十的方法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3、摆、说、想结合,手、口、脑并用,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训练(口算卡片)
2+3 8+1 5+5 9-2 10+3 10+2 10+5 10-1 10-2 9+( )=10
2、数的分解练习:师出示一个数学生说出分成1和几。如:出示3,学生口述:3、可以分成1和2;出示4,学生口述:4可以分成1和3
二、谈话引入:
计算9加几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凑十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9加几的计算。
三、教学互动。
1、学习例2①:9+3=(课件出示小棒图)
(1)提示:有多少根红色小棒?(9根)有多少根绿色小棒?(3根)合起来一共有几根小棒?9+3=?
(2)摆小棒说算理。
①仿照小棒图你能拿出小棒来摆一摆吗?你是怎么摆的?(师巡回指导)
②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③集体交流。指名说,课件演示小棒图9+3的凑十过程。
⑶回忆摆小棒的过程,补充计算过程: 9 + 3 = □
1 □
10
⑷同桌口述9+3的思考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自学例2②:9+7=(出示向日葵图)
⑴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计算这幅图吗?生独立摆出9+7的凑十过程,小组交流。
⑵集体交流9+7的计算方法。
⑶补充书中计算过程。
⑷闭目想一想:图中把7分成了几和几,为什么?
⑸小结:计算9加几,可以这样想:因为9加1得10,所以先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再算9和1凑成10,10加几得十几。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四、学习效果测评:
1、圈一圈,算一算。
①学生独立完成。师巡回指导。
②指名汇报,(课件演示)集体评议。
2、看图把算式补充完整。同桌各说一题。集体校对。
3、练习十七第4题。
先说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再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
4、找朋友。第6题。
五、拓展练习。练习十七第5题
1、看图填算式,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思考:一是计算一共有多少只蜜蜂,二是计算共有多少朵鲜花。
2、在计算蜜蜂只数时,又从两种角度思考:
(1)左边有9只蜜蜂,右边有6只蜜蜂
(2)图中有两种颜色的蜜蜂,10只金黄蜜蜂,5只黄蜜蜂。
3、计算鲜花朵数:左边有6朵花,右边有9朵花。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运用多媒体手段 促进探究性学习
浅谈构建简约的数学课堂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有效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书面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让学生亲历体验数学学习--小数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
如何指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课题论文
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中情感化教学的应用
实施数学开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也谈小学数学论文撰写
浅谈如何提高差生数学成绩
谈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
数学课堂教师要充满激情
上出“数学味”的数学课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反思能力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浅谈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实践体验中学好数学
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数学情景教学
让数学教学成为“超市”
从《三角形的面积》一课看新课程的变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
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