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收藏
本帖最后由 桂馥兰香 于 2020-3-10 10:15 编辑
第五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4~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在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习两位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认识加法竖式,学会用竖式计算,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
3、体现算法多样化,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认识加法竖式,学会用竖式计算,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类型】
新授课。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环
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妈妈比小白兔多采几个?小白兔比妈妈少采几个?一共采了多少个? 教师讲故事引入:有一天,兔妈妈带着小白兔到大森林里去采蘑菇,妈妈采了23个,小白兔采了4个(出示课件或挂图)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用童话故事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充分利用已获得的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探
究
与
体
验
学生列式
学生动手摆小棒计算,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然后汇报。列式是23+4=27(个)
(1)用小棒摆的:单根的和单根的加在一起再和整捆的相加。
(2)先算3加4得7,7再加20等于27。
(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如果学生提出来,就按学生的思路进行,如果提不出来,教师就直接交给学生)
学生先自己计算,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一共采多少个?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3+4=
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算?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说出自己摆的过程,然后现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汇报。
引导学生汇报: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3 + 4 = 27
3+4=7;7+20=27
十个
2 3
+ 4
2 7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笔算的一般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完成试一试,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算的
教师强化用竖式怎样算,并让学生用竖式算一算。
从直观操作到抽象算理,结合摆小棒时的操作过程。探索出用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
结合学生的操作和对数位的理解,让学生初步了解竖式是怎样来的,体会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从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
践
与
应
用
学生在书上完成。
练一练。
第1题完成竖式。
第2题可设计多种形式来进行练习,第3题,要求学生看图,弄清题意,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第4题游戏“谁帮小白兔填一填”
要先口算在填符号。
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学习活动。
小
结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课本第45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
23+4=27
十位个位
2 3
+ 4
2 7
【教学反思】
2011高三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
山西四校201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理)
2015届高三数学一模理科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高三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测试题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
山西四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数学第一次联考试卷(文)
2016年高三数学11月考试卷理科数学
2014-2015学年高三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理科)
2014年10月高三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文)
2014年10月高三上学期理科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5届高三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文)
玉溪一中2014秋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检测题(文科)
高中二年级必修3数学第三章知识点——概率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指导指南
数学上册高二第三章专项练习:概率
2016年小升初数学加法结合律练习题(带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24时记时法认识的练习题(苏教版)
2016年小升初数学乘法结合律练习题
加法交换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备战2016年小升初)
高考数学重要知识点:函数与导数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高考策略推荐
宁夏银川一中2015高三第一次文科月考数学试题
南昌三校2014年高三文科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
高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概率与统计
高二上册数学第三章专项巩固练习题:概率
备战2016年小升初:数学《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2015—2016学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的技巧
2014高三上册数学理科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泰兴三中201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卷
2013高三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