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
收藏
1.《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十几减9”的算法。教师尊重教材的编排要求,在例题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思考、讨论的基础的上,提出了多角度思考的要求。学生在交流汇报中,逐步明确计算“十几减9”可以有不同的算法,要学会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分析和思考。结果课堂上出现了争抢介绍自己方法的局面,虽然学生刚进校门不久,但学生们思维活跃,互相启发、互相鼓励、共同完善,不管是以前知道答案的(幼儿园背过),还是暂时没想出答案的,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数学、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在此得以强化。
2.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养成与他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不但体现在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上,更体现在尊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环节上,如探究“15-9”各种算法的交流后,提出“把你最喜欢的方法再次介绍给同桌小朋友听”“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去算”等要求。学生的学习必须经历“内化”的过程,这时,让学生“静下来”,回忆整理自己的思路是多么及时和必要。而本节课是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教时,学生初次接触,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尝试计算,然后通过“小狗翻卡片游戏”,引导学生进行算法的“优化”——对“想加算减”初步感受和了解,既尊重学生认识掌握新知的规律,又照顾教材编排的特点——为进一步学习减法,用“想加算减”等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做好铺垫。
3.数学教学情境化则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之一。本课以“小兔和妈妈到袋鼠阿姨文体超市买铅笔,小猴过生日”为情节,对各环节进行串联,适应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使得教学过程充满童趣,为学生主动探索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菱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2定义与命题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三章第二节分式的乘除法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分式(第1课时)复习
三马路中学北师大八下《黄金分割》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1.3不等式的解集
北师大版数学八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分式的基本性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1你能肯定吗
北师大八年级下《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北师大版数学八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ppt课件之二
北师大版数学八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ppt课件之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形状相同的图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3.2提公因式法
《为什么它们平行》(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2定义与命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4.1.1线段的比(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4.1.1线段的比(2)
北师大版数学八下《一元一次不等式》ppt课件之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分式方程应用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3.3 分式的加减法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分解因式复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