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2
收藏
4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材第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使学生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适用于小数乘法。
难点: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算下面各题。
25×32×4 18×36+18×6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回忆在整数乘法中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定律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板书。
3.提问。
三种运算定律中数的范围是什么?(这些数的范围都是整数)
4.观察下面各组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教师板书: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是不是相等?
引导学生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适用。
讲述:现在我们知道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也适用了。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数的适用范围从整数拓展到了小数。
二教学实施
1.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教师板书:0.25×4.78×4
(1)先请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计算过程。
(2)提问。
这道题怎样做比较简便?(先算0.25×4比较简便)应该怎么做?应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把原算式改写成0.25×4×4.78)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指名学生人叙述计算过程,说出每一步应用了哪条运算定律。
2.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师板书:0.65×202
(1)想一想:在整数乘法计算中,这样的题怎样进行简便计算?(应用乘法分配律)
(2)说一说:同桌互说每一步应该怎样做,应用了哪条运算定律。
(3)集体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1)3.6×2.78=( )×( )
(2)0.5×43.7×0.6=43.7×[( )×( )]
(3)0.265×102=( )×100+( )×2
(4)3.27×1.5+1.5×6.73=1.5×[( )×( )]
2.下面的算式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 (10.5-5.5)×2.34 (2) 46.28×0.5+0.5
=10.5×2.34+5.5×2.34 =46.28×1
=24.57+12.87 =46.28
=37.44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69×99 (2)1.25×2.3×0.8
(3)3.17×5.6+3.17×4.4 (4)103×2.4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2.78×3.6 (2)0.5×0.6
(3)0.265×100+0.265×2
(4)3.27+6.73
2. (1)不对 11.7 (2)不对 23.64
3. (1)266.31 (2)2.3 (3)31.7 (4)247.2
教材习题
第12页做一做:1. 1.69 4.2 2.5 0.4 0.77 7.2 2.8 8.4
2. 0.0102 45.45 475 270.27
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总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计算连乘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积为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拆成整十、整百、整千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课后反思
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自己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自己探究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2.在讨论怎样运用运算定律时,首先通过第1小题讨论归纳出简便计算的基本思考方法是一看、二想、三算,然后推广运用。这样赋予每个例题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既使学习内容不重复,学生学习起来不感到枯燥,又使运算定律的推广落到了实处。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① 给出三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② 用归纳的方法类推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掌握是本节课的基础,而学生在具体运用定律时极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复习巩固非常重要。
课堂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利用旧知识迁移的课,学生已经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掌握得很好,但是这些运算定律到底是否适合小数乘法是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内容。因此这节课让学生先猜测,再验证,从而得到这些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最后就用得到的这个规律来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运算。本节课始终遵循着猜测—验证—应用的教学主线,使学生始终亲身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1
八年级数学下第三章小结教案
八年级数学不等关系教案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正方形1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认识不等式2
八年级数学变量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
八年级数学函数回顾与思考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在实验中寻找规律3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积的乘方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性质探索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用替代物模拟实验
一次函数的复习课教案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4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5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矩形1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部教案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菱形2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单元分析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矩形2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在实验中寻找规律2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6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钉尖触地的机会1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矩形和菱形的复习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教材分析
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套教案
华师版数字之积为奇数与偶数的机会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正方形的复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