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5
收藏
今天听了两节数学课,一节是五年级,一节是一年级的。虽然学生年龄、特点各不相同,但都存在一个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回答后,老师总是会再次去重复学生说过的话。针对这个问题,回顾自己的课堂,发现也有此类情况出现。
于是,就这个问题,向身边的老师讨论交流,得到一些好的想法。
1、无需重复,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好习惯。
如果老师过多的重复的话,不利于学生倾听能力的发展。“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真倾听的能力,特别别是数学,对于一个规律的总结,一个概念的理解,一个问题的提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说,来表达,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2、需要重复,有利于强调重点。
必要的时间重复,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重点知识与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走神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完成学习的目标。“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有技巧的重复,有目的的重复,有新意的重复,还是非常重要。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是回答的比较好及时表扬并请他再重复一遍比老师强调一遍效果要好。”
3、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当然,也有老师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根据课堂教学重难点、学生性格特点、问题的难易程度等来判断。“课堂上对于声音洪亮的学生他们的回答,大家都可以听到,老师就没必要重复了,但对于声音小的学生,显然自信心较低,教师要通过回答问题后的鼓励性语言来激励他们,但有的像是重点知识和易错点等,教师是可以重复的,要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没有统一标准。”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如果是重点内容,比如总结方法之类的问题,可以重复。如果是学生的个人问题想法,没必要重复答案,除了提高其他学生注意力,养成学会倾听他人的好习惯外,还可以减少无效语言带来的学生情绪变化,这样比较利于课堂的高效性。
另外,提问之后,如果学生再次重复上个同学已经说过的答案,这种重复也要注意。首先老师不能训斥学生,要正面对待,分析学生当时情况,是不是没认真听?或者对问题不理解?或许没听清同学说的,或许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一样。
其实无论持哪一种观点,都是以有利于学生成长为出发点的,都是心中有学生、有爱的老师,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学生们一定会进步更快。
207中考名师指点:如何提高中考数学成绩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7小升初数学百分数知识点
2017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圆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同步练习(上册)
17年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大汇总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精编版
2016年小升初数学考试检测题(含参考答案)
2016年小升初整数的认识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
必备数学毕业期末总复习解决问题专项训练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2016年小升初数学题三位数的个数是多少
2016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上册)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最新小升初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2017小升初数学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毕业期末总复习计算题专项训练题
西师版小升初数学填空练习题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2016年小升初数学乘法交换律练习题
2017小升初数学最易错的知识点:“无盖”易算成“有盖”
人教版高二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计划
八年级数学《常量与变量》学习要点必备
2016年小升初数学试卷:填空精选篇
2017小升初数学知识:比的认识
浙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与小数相乘》练习题(上册)
2017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