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4
收藏
这个假期,我读了《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一书,吴正宪老师在教育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了40余年,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付出、奉献与收获,用心体验着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和快乐。用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诠释了教育的真谛。概括起来吴老师给青年教师三个字:“爱、勤、创”。
吴老师说的第一字“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核心。爱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爱亲人,才能是家庭和睦;爱朋友,才能享受到友亲的温暖;爱工作,才能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爱学生,才能体会到教育的幸福。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真心地爱事业、爱学生,才能使内心永远充满激情,才能使工作的每一天阳光灿烂。“一切为了孩子”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是我们工作的归宿。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是“心心相印的真教育”,只有充满爱的教学才能与学生在课堂上碰撞智慧,交汇心灵,感悟灵魂。
吴老师说的第二字“勤”——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她一直坚信人生中油许多美好的事情都是从勤奋中获得的,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告诫我们年轻教师要珍惜大好青春年华,勤于学习,做一个终身学习者,要在实践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向学生学习。其次要勤于思考,学生是变化的,教材是变化的,课堂是动态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如何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如何让学生爱数学。思考和反思会使每一天的工作更理性、更科学、更有质量。再次要勤于写作。每次反思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拿起笔将教学中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点点滴滴的体会都是教育智慧的积累。要坚信一分的汗水,一分的收获,只有勤奋才能铺就成功之路。
吴老师说的第三字“创”——是做好教育的工作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早已成为全体教育者的共识,唯有“创新”才是民族发展、国家振兴之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她说:“教师要敢于创造,创造孩子们喜爱的有魅力高效的课堂,创造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位一体的立体生命课堂。”在我们的教学中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智慧的启迪;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们要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创造唤起创造,给学生创造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和课堂生活的魅力,感受到智慧的涌动与自身的成长,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
读了这本,我受益匪浅,从书中体会到做教师的幸福感,我将在教育之路上幸福地行走!
数学综合练习题
【小学数学试卷】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操作题(高等难度)
【小学数学试题】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定义新运算(中等难度)
乘法口算练习题
一单元除法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综合练习题
数学小数的保留练习题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练习题
数学口算练习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四年级数学计算练习题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巧求周长部分(高等难度)
数学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期末模拟练习题
三年级奥数:和差分倍问题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找规律部分(中等难度)
四年级数学应用练习题
数学练习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五单元同步练习题
数学练习题《乘除混合运算》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四)
【小学数学试卷】2010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
【期末试卷】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人教版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年龄问题(中等难度)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六)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