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4
收藏
验算是题目求解后通过逆运算或其他方法来检验起初计算、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行为过程,在思维方式上表现为反向思维或多向思维。验算是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技能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策略。验算虽是一种智能因素,但更是一种习惯因素。
一、现状与困惑
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乏自觉验算的现状。分析学生计算、解题中的错误,大量的事实都能说明是没有良好验算的习惯所造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怎样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呢?
二、提高对验算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小学生的验算认识,要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出发,让其在具体事物中感知、理解、联想。如结合作业点评、测试分析等互评式教学活动来探究错失的原因,据因归类,属验算方面的,通过相关的事例阐述验算的重要性和价值性,以增强他们完成作业和答卷的质量意识。又如,通过解题、编题等实际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体验“验算”与“不验算”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肯定好的,激励差的,这样能更有效地加深学生的认识。这种认识与实践的不断往复,必将会使学生的验算意识迁移到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三、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
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一定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尝到验算的甜头,这是培养验算习惯的重头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认识了验算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还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和不断实践。
四、加强验算能力的训练。
加强验算能力训练贵在讲求方式,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践中我们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口算与笔算相结合。如式题验算可通过“改错、判断、直接验算下列各题”等形式来唤起学生的验算兴趣;应用题的验算则通过“对比题、题组练习、写出检验过程”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另外,在训练上要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等良好习惯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总之,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的必备素质,培养孩子学习的好习惯,会使孩子们终身受益。在我们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已经势在必行。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一定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我们的教学也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数学《找规律》课例点评
培养一年级学生的习惯
做一个懂教育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千万不能懒
“毫米的认识”教学片断及评析
快乐假期专家指导:暑假怎样安排最合理?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孩子要因人而异
名家从三个方面论数学学习
亲子间最常见的无效沟通方式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课例点评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关于孩子的自主性的培养
让趣味和探究走进数学课堂
名家数学名言
浅谈课堂数学的教学艺术
浅谈小学奥数及奥数应用题例说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课例分析
3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
让小学数学复习课真正“活起来”
怎样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评课稿:《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
什么是教学课例?
浙江省三年级数学获奖课例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客观存在地三种家庭辅导类型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法
中国式父母家庭教育的十种错误观念
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例点评
1对1寒假系列公益大讲堂沸腾“开讲”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几种方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