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3
收藏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专用,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出示例3的主题图
谈话:四年级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你想了解他们的比赛情况吗?
第一轮:
课件出示空白的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谈话:我们来看这两个小组同学的套圈情况,第一个出场的男生是小刚,女生是小燕(分别出示表示两位同学套中个数的直条),他们各套中多少个?(6、4)谁套的准些?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谈话:这数字6可以代表男生组的水平,那么女生组的水平可以用?来代替。
第二轮:
谈话:第二个出场的男生分别是小明(课件出示直条6),女生是小娟课件出示直条4),(结合手势,表示整体)比较每组中同学的比赛成绩,你认为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些?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预设:生1,比总数,生2,比每个人套中的个数)
提问:这时,你能用哪个数来表示男女生的水平吗?(预设:生1,6、4,生2,12、8)让学生说说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第三轮:
谈话:第三、四个出场的男生是小宇和小杰(7、9),第三、四、五个出场的女生分别是小敏、小芸和小芳(7、5、10)(完整出示条形图),现在,你能比较是男生套的准些还是女生啊?你想怎样来比较呢?学生讨论
提问:我们先来想想,你能用哪个数来表示男女生的一般水平?
生交流,总结出(28、30)来表示不合适,也就是比较总数不合适。
那你认为要找哪个数,才能代表男生组的一般水平呢?(这个数要基本反映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参观科技馆》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搭一搭》教学反思
2017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搭一搭》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植树》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参观科技馆》说课设计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016初一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测试卷带答案(湘教版)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初一数学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测试卷(北师大)
2017中考数学备考强化试题(答案)
青岛版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植树》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搭一搭》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植树》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位似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参观科技馆》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数学年级上册《搭一搭》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一上册数学代数式求值知识要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课后练习苏科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数学代数式的值课后练习苏科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搭一搭》教学反思
青岛版九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