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7
收藏
12月25日,在9+?前测后,牛老师及时了解学情,在一年级二班进行了第一次教学“凑十法”的教学实践,从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出练习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凑十”算理的情境的创设,也利于学生理解。比如:教师有目的地呈现了图像(一个可装10盒牛奶的箱子只装了9盒,外面还有4盒),借助这种有意义的情境,通过学生的具体语言表述、演示小棒操作,从数到形,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都清晰地看到“把1盒装入箱凑成10盒”这个过程,从而在头脑中对此形成深刻的印象,顺利地打下了“凑十”思想的基础。
在“凑十法”教学中,所有的这一切,就是在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对“凑十”算理的理解。我们不能以追求算法多样化为主要目标,而要把引导学生理解“凑十”算理作为教学重点。在交流算法时,一旦出现了“凑十”的动机,建议教师应及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这个方向,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描述,以及加上动手操作的过程(比如摆小棒,加上具体的引导“怎样才能一下子让老师看出来得数是多少?”),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就体验了“凑十”的过程。如果实践的感知再加上语言的强化,我想学生更能够较快掌握“凑十”的算法。
在理解算法时,以9+4为例,牛老师先引导的是:“4可以分成几和几?”,我觉得“凑十法”顾名思义要凑成整十,在理解算法时,应先想,再分,最后合,还以9+4为例,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先想9和几(1)凑成十,再思考一下把4分成1和几(3),最后算一算把9+1+3合起来是多少。同时,“凑十法”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的基础,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能否掌握“凑十法”,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因而,掌握和理解“凑十法”,也是不容回避、至关重要的教学要求。
为什么装液体的容器是圆柱体?
古老的算盘
为什么人民币中没有3.4.7.9数值?
生活中容易出现糊涂
圆柱螺旋线
数学谜语: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数学谜语:待命冲锋
数学谜语(3)
数学与天平的妙用
你能拿到最后一枚棋子吗?
鹤雀楼有多高
你能使手保持不动吗?
那个问号是什么字母?
数学智力游戏 找朋友
数学谜语(2)
数学中 风力的影响
“是”的三种含义
三人抵挡不过一人
是眼快,还是手快?
迷惑了很多人的数学游戏
生活中的数学 负负得正
你能让夹在手指间的硬币落地吗?
看图找规律(五)
字母数学游戏:3个A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高僧与国王
字母数学游戏
看图找规律(一)
生活中数学 韩信归油
数学谜语:背着喇叭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