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
收藏
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复习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6.根据所学知识,解答简单的找规律的题目。
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数的组成 。
复习措施: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采用分类专项练习的方式,针对于学生掌握较弱的知识点进行专项训练。再采用综合练习的方法找缺补差。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加法的练习。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练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做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6.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7.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高考数学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2
高考数学二次函数与一元方程不等式
高考数学函数模型及其应用2
高考数学不等式证明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2
高考数学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3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2
高考数学二项式定理
高考数学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6
高考数学函数极限与连续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6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证明2
高考数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1
高考数学不等式综合问题
高考数学二次函数1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5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2
高考数学二面角及平面的垂直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证明1
高考数学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1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0
高考数学函数图象变换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性质
高考数学函数图象及数字特征2
高考数学函数应用与最值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1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